武美芳
- 作品数:41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一种低轨卫星事后定轨定时最长连续完整弧段探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轨卫星事后定轨定时最长连续完整弧段探测方法,属于卫星定位授时领域。基于可能不完整、不连续的低轨卫星星载GNSS观测,在事后定轨定时处理中,本发明针对低轨卫星星载GNSS观测连续度完整度情况进行探测,避开...
- 王侃谢威韦春博武美芳杨旭海
- 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授时基准站以及用户站以相互对应的视角共同观测多个卫星,获得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用户站对第一观测数据以及第二观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同一卫星的待定观测数据,然后对待定观测数据进行...
- 武美芳孙保琪董孝松
- ARM架构下的低轨卫星实时定轨精度及运算效率分析
- 2024年
- 针对基于ARM架构计算平台的低轨卫星实时定轨由于主频限制导致的运算效率瓶颈问题,旨在尽量不牺牲实时定轨精度的情况下,缩短对应实时窗口所需的预报时间,从而提高低轨卫星实时轨道精度及运算效率。本研究使用Sentinel-6A卫星星载GPS观测数据为例,结合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提供的GNSS实时精密产品,通过简化动力学方法在ARM架构服务器上进行基于批量最小二乘法的定轨及预报。研究分析了不同观测数据采样间隔、定轨弧长及拟合时长对定轨、预报轨道精度及运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轨弧长从24 h缩短至12 h的情况下,预报30 min轨道OURE及3D RMSE精度下降6.1%及5.9%左右,运算效率提高了45%~53%。相比于30 s采样间隔,延长采样间隔至120 s可使运算效率提高约41.72%,预报30 min轨道OURE精度下降2.56%左右,稳定在2到4 cm。在为轨道短期预报所测试的不同拟合时长中,当拟合时长为6 h,预报30 min轨道OURE精度最优,稳定在2~3.5 cm。
- 邹敏王侃王侃武美芳韦春博
- 关键词:低轨卫星ARM
- 不依赖互联网的北斗B2b PPP精密授时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依赖互联网的北斗B2b PPP精密授时方法及系统,通过服务端外接标准时间源,用户端外接用户本地时间源,服务端的短报文终端与用户端的短报文终端建立通信链路,通过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和北斗短报文服务实现...
- 孙保琪张喆韩晓红王格武美芳王源昕杨海彦王侃杨旭海
- 基于RTK改进技术的标准时间亚纳秒级授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TK改进技术的标准时间亚纳秒级授时方法,服务端基于iGMAS和IGS跟踪网络产生的GNSS观测数据,生成GNSS实时轨道产品,并将其通过通信网络,播发给用户端;所述的用户端包括基准站和流动站,基准站...
- 武美芳孙保琪
- 文献传递
- 一种授时系统以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授时系统及方法,根据用户端需求确定目标授时子系统,然后以预设周期进行拼接获得观测数据集,提高观测数据的稳定性,使用国家标准时间替换目标授时子系统的系统时钟,提高参考时钟的准确性,然后基于预处理后满足合格条...
- 武美芳孙保琪杨旭海张喆王源昕
- 文献传递
- 联合GNSS和LEO卫星的标准时间授时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GNSS和LEO卫星的标准时间授时方法及系统,包括读取LEO卫星观测GNSS卫星的GNSS观测数据以及GNSS卫星状态数据;判断状态数据中GNSS卫星钟差是否是以<I>UTC</I><I>(k)</I...
- 武美芳王侃贾浩然王锦乾杨旭海
- 一种基于相对论效应的低轨卫星钟差预报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对论效应的低轨卫星钟差预报方法,通过获取在当前时刻下LEO卫星的运行轨道信息以及卫星钟差信息;利用LEO卫星的运行轨道信息,计算LEO卫星的相对论修正值从而计算与相对论修正值相关的短周期项;对所述L...
- 武美芳王侃
- 不依赖互联网的北斗B2b PPP精密授时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不依赖互联网的北斗B2b PPP精密授时方法及系统,通过服务端外接标准时间源,用户端外接用户本地时间源,服务端的短报文终端与用户端的短报文终端建立通信链路,通过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和北斗短报文服务实现...
- 孙保琪张喆韩晓红王格武美芳王源昕杨海彦王侃杨旭海
- 基于iGMAS的亚纳秒级实时时间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 2022年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间服务精度为10~50 ns,是目前广泛使用和精度较高的时间服务技术之一。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时间服务精度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的亚纳秒级实时时间服务系统。该系统由跟踪网、服务平台、播发平台和用户平台组成。系统工作原理为:以iGMAS作为平台,建立GNSS与UTC(NTSC)的紧密联系,用户通过多种定时模式,实时获得本地时钟与UTC(NTSC)的偏差,从而实现精密时间服务,预期静态时间服务精度达到亚纳秒量级。根据应用场景不同,用户可选择精密单点定位(PPP)定时模式或实时动态定时模式完成时间服务过程。测试表明,用户端采用PPP定时模式或实时动态定时模式,系统均可提供精度优于1 ns的时间服务。与GNSS时间服务相比,基于iGMAS的亚纳秒级实时时间服务系统将时间服务精度提高1~2个量级。
- 武美芳董孝松
- 关键词:亚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