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珍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盆地
  • 4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地层
  • 2篇塔北隆起
  • 2篇格架
  • 2篇层序
  • 2篇超深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地层界面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相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地震资料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过程
  • 1篇断陷
  • 1篇断陷湖盆
  • 1篇多井
  • 1篇岩相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1篇易珍丽
  • 6篇李斌
  • 4篇杨淑雯
  • 4篇刘柳
  • 3篇孙琦
  • 3篇何巧林
  • 2篇李猛
  • 2篇张巧
  • 2篇苏洲
  • 2篇彭鹏
  • 2篇聂延波
  • 1篇昌伦杰
  • 1篇杨海军
  • 1篇伍轶鸣
  • 1篇赵海涛
  • 1篇余烨
  • 1篇刘文超
  • 1篇王同
  • 1篇谢伟
  • 1篇韩国强

传媒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切割工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割工具,涉及工器具领域,包括:固定框架、切割部、静电释放夹及导线和气体检测部;切割部设置在固定框架中间,与固定在固定框架上的管件接触,切割部和管件都固定在固定框架上,提高了作业的相对稳定性;由于作业人员...
胡斌刘向阳吴坚王明秦德友侯新利李正涛李斌韩国强谢尧郑民君张巧易珍丽唐建王同李赞博秦骁刘边江刘苏瑶刘林轩文雷李菲高引虎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陆相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被引量:1
2024年
尽管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陆相油气获得了重要突破,但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源尚存在争议,根据分子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参数,通过油源对比研究,明确了原油成因类型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Ⅰ类原油广泛分布在除YM21井和YM46井外的其他地区,三环萜烷多以C_(21)为主峰,C_(24)四环萜烷含量相对较高,C_(24)Tet/C_(26)TT介于1.0~2.0,重排藿烷含量相对较低,该类原油与库车坳陷黄山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类似;第Ⅱ类原油分布在YM21井和YM46井,原油中三环萜烷通常以C_(19)为主峰,C_(24)四环萜烷含量较高,明显高于第Ⅰ类原油,C_(24)Tet/C_(26)TT约为3,C_(30)重排藿烷/C_(30)藿烷约为0.5,该类原油与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较为接近。此外,第Ⅰ类原油具有相对较轻碳同位素值,主要分布在-29.6‰~-28.2‰,第Ⅱ类原油具有相对偏重的碳同位素值,其同位素值约为-27‰,同位素特征也揭示第Ⅰ类原油和第Ⅱ类原油分别来源于黄山街组和恰克马克组烃源岩。
昌伦杰赵海涛李文浩易珍丽李斌王民卢双舫应俊锋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塔北隆起
一种砂泥岩地层微古地貌刻画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泥岩地层微古地貌刻画方法,根据待恢复界面上覆地层确定上部基准面,并计算印模厚度,根据目的地岩心和测井曲线特征,建立沉积层序格架,提取各井段砂地比和砂泥岩的孔隙度均值,基于各井段砂地比和砂泥岩的孔隙度均值...
王清华孙琦何巧林杨淑雯李猛李斌高登宽易珍丽石放刘柳
天然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然气净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端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穿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延伸至所述罐体内预设长度,所述出气口用于天然气的输出;所述罐体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冷却液...
聂延波乔霞杨新影王轩易珍丽张巧刘文超谢伟凌涛王小培朱松柏王敏王天博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
2024年
通过矿物成分分析、砂地比计算、地震属性分析及测井响应特征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典型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形态、沉积体系展布、地层及砂体发育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三叠系物源主要来自东北部的天山造山带,其ZTR系数由东北部向凹陷中央逐渐增大;侏罗系和白垩系物源主要来自东南部和南部的昆仑山造山带,其ZTR系数由北部、南部向凹陷中央逐渐增大。(2)三叠纪晚期,随着古特提斯洋的增生,研究区北部天山的隆升强度减弱与南部昆仑山的隆升强度增大是此次物源转换的主要原因。(3)三叠纪,研究区的沉降-沉积中心位于南部,主要发育了一套北东—南西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深水湖泊沉积;侏罗纪和白垩纪,沉降-沉积中心则跃迁到研究区北部,主要发育了一套南东—北西向和南—北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沉积。(4)三叠纪,砂体叠置样式的前积方向主要为北东—南西方向;侏罗纪和白垩纪,砂体叠置样式的前积方向主要为南东—北西方向和南—北方向。(5)三叠系岩性油气藏主要发育于研究区西南部,侏罗系和白垩系岩性油气藏主要发育于研究区西北部和北部。
易珍丽石放尹太举尹太举李斌李斌王铸坤李猛
关键词:中生界塔里木盆地
波的叠加作用对超深薄储层地震响应的影响——以英买470区块白垩系巴西改组薄储层为例
超深薄储层预测已成为制约塔里木油田台盆区碎屑岩评价开发的重要难题之一,以英买470岩性油藏为例,油藏埋藏大(5000m)、储层厚度薄(1-3m),多轮次储层预测仍不能满足油藏评价开发需要。近期发现以往忽略的偏离薄储层标定...
高登宽肖又军易珍丽石放杨淑雯孙琦赵风云何巧林林珍珍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分布及演化规律被引量:1
2024年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在三叠系碎屑岩基础地质研究方面缺乏系统性认识,存在砂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制约了该区的深化勘探,特别是对潜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展系统的沉积相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岩心、测录井、地震资料等,对该区的层序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落实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分布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三叠系划分为SQ1、SQ2、SQ3和SQ4共4个三级层序;在沉积相识别标志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该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曲流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SQ1沉积时期发育以泥岩为主的滨浅湖亚相,SQ2沉积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SQ3沉积时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SQ4‑TST(湖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SQ4‑RST(湖退体系域)沉积时期发育以泥岩为主的滨浅湖亚相。SQ1—SQ4沉积相演化依次经历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的演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以为轮南地区下步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地质基础。
高登宽易珍丽王铸坤胡忠贵石放刘柳李斌杨孔航李建浪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相塔里木盆地三叠系
相控约束下的超深薄层砂体预测技术在塔北隆起玉东区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塔北隆起西部玉东地区白垩系巴西改组广泛发育薄层砂岩,形成受构造控制的岩性圈闭。储层厚度约3~5 m,而常规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储层预测难度大。从正演模拟出发,结合实钻井资料,设计不同的正演模型,分析了不同薄储层发育模式对地震波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厚层块状砂岩发育时,振幅最强,而薄砂层发育时,振幅相对减弱;块状砂岩内部泥岩隔层发育时,振幅降低的同时波谷变宽。通过波谷宽度与振幅2种属性聚类交会,参考已钻井岩相信息,形成地震相平面图,平面上实现储层的定性预测;在此基础上开展相控约束下的高分辨率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明确含油砂体分布范围。实钻结果证实储层预测吻合率较高,纵横向上符合地质认识,从而明确了玉东地区白垩系巴西改组千万吨级油气勘探潜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对后期薄砂层油气藏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苏洲苏洲刘永福韩剑发杨淑雯刘博赖鹏彭鹏张慧芳
关键词:正演模拟地震相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T Ⅲ油组块状底水油藏夹层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对轮南油田的油组夹层分类、特征及级别划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T Ⅲ油组夹层预测模型,对油藏夹层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肖春艳肖淑萍李伟易珍丽聂延波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底水油藏
一种基于地质过程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过程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及相关设备,具体实现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包括地震解释识别现今地层界面、地震结构分析校正地层剥蚀量、井震结合计算原始沉积厚度、区分岩校正差异压实、可容空间分析去除新增可容空间影...
杨海军孙琦易珍丽李斌石放刘柳高登宽何巧林杨淑雯李建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