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振兴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饮用水中
  • 2篇荧光增白
  • 2篇荧光增白剂
  • 2篇增白
  • 2篇增白剂
  • 2篇色谱
  • 2篇市售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镉污染
  • 2篇污染
  • 2篇相色谱
  • 2篇效应面法
  • 2篇卤代
  • 2篇卤代烃

机构

  • 14篇柳州市疾病预...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4篇杨振兴
  • 8篇李德洁
  • 8篇冯莲
  • 8篇覃芸
  • 8篇冯看
  • 5篇余钧池
  • 3篇陈柳军
  • 2篇陈威
  • 2篇潘榕
  • 2篇李艳飞
  • 1篇刘韧
  • 1篇邹碧
  • 1篇黄运坤
  • 1篇黎明强
  • 1篇刘一
  • 1篇谢昌平
  • 1篇梁庆香
  • 1篇李少旦
  • 1篇潘洁
  • 1篇康仕勤

传媒

  • 5篇职业与健康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2017年柳州市市售大米镉污染状况及其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了解2016—2017年柳州市市售大米镉含量水平,评估市售大米的镉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6—2017年采集柳州市区及6县流通领域销售的大米样品154份,进行镉含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大米中镉含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154份大米中镉含量的平均值为0.101 mg/kg,中位数为0.085 mg/kg,其中14份大米镉含量超标,超标率为9.09%,不同区县市售大米的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柳州市大米镉平均每日摄入量为36.46μg/(kg·d),低于允许值72μg/(kg·d),经大米摄入镉的健康风险目标风险系数(THQ)均小于1,大米中镉对人体的暴露值处于安全范围。结论 2016—2017年柳州市居民来源于大米的镉摄入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对健康的潜在风险较低。
覃芸冯莲冯看李德洁杨振兴
关键词:大米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龙江镉污染事件对柳江沿岸环境健康影响后评估研究
李艳飞谢昌平李德洁杨振兴覃芸潘榕蒋倩倩李毅然琚赛琴吴瀚
突发水镉污染事件是影响水资源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加强突发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的研究对于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轻事故危害具有重要作用。国内针对镉污染事件引起人群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
关键词:
2016—2022年柳州市处理后医院污水中腹泻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检测柳州市处理后医院污水中的腹泻性病毒,了解该市处理后医院污水中存在的腹泻病毒分布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医院污水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2016—2022年柳州市各个医院处理后医院污水样本,经病毒富集后提取核酸并纯化,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和人类星状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42份污水中322份检出腹泻病毒,检出率为43.40%,且均为多种病毒混合检出,其中轮状病毒检出195份,且全部为A型轮状病毒,检出率为26.28%,诺如病毒检出251份,检出率33.83%,其中GⅠ型138份,检出率18.60%,GⅡ型176份,检出率23.72%。肠道腺病毒检出103份,检出率为13.88%,人类星状病毒检出76份,检出率为10.24%,各年度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4,P<0.05)。结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检出率较高,肠道腺病毒也有检出,提示柳州市病毒性肠胃炎患者潜在流行趋势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同时,医院污水处理后仍然能检测出腹泻性病毒,对医院污水处理消毒效果需进一步加强关注。
陈威刘一陈柳军杨振兴余钧池许敏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
2017—2018年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9种挥发性卤代烃含量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2017—2018年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情况,为柳州市包装饮用水安全性评估及相关污染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收集2017—2018年柳州市及地区共49个品牌160份市售包装饮用水,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9种挥发性卤代烃含量。结果 160份包装饮用水中共检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反1,2二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1,2-二氯乙烷、三溴甲烷8种挥发性卤代烃,有62份水样至少检出以上挥发性卤代烃中的一种,检出率为38.75%,有1份水中的三氯甲烷含量超标,超标率为0.62%。结论柳州市及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挥发性卤代烃检出率较高,长期饮用对健康危害值得重视,应加强对包装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监测。
冯看冯莲李毅然覃芸杨振兴梁万超
关键词:包装饮用水挥发性卤代烃
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6型VP1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柳州市2016—2020年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萨奇病毒A6型(CVA6)VP1的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柳州市2016—2020年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随机抽取50份CVA6阳性标本进行VP1序列扩增、序列测定,用MEGA 5.0和Interaction Tree of Life V5(iTOLV5)构建进化树,用DNAstar V8.1.3软件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及氨基酸位点突变进行分析。结果 柳州市50株CVA6流行株均属于D3亚型,核苷酸同源性为90.1%~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3.8%~97.5%;流行株VP1区共有16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在已确认的关键抗原表位存在两种变异方式;氨基酸变异还存在5T、30A、137N和242V共变异;有15株流行株发生了抗原表位氨基酸缺失;CVA6流行从单一传播链向多个传播链发展。结论 柳州市2016—2020年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属于D3亚型,VP1区基因存在关键抗原表位氨基酸变异及缺失,有多个CVA6传播链在柳州市共循环。
余钧池陈柳军杨振兴
关键词:手足口病VP1基因基因特征同源性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健康安全风险评估
叶绍燕潘榕冯看冯莲杨振兴李艳飞黄运坤黄冬娟余钧池李德洁覃芸李毅然琚赛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作为一类特殊的纺织用品,直接接触人体的皮肤,当人体接触公共用品时,用品中残留的荧光增白剂就会迁移到人体的皮肤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有文献报道,人体长期接触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轻则引起过敏性皮炎,重则致...
关键词:
关键词:荧光增白剂公共用品纺织用品安全卫生
硼掺杂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
2024年
目的建立基于硼掺杂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boron dop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siloxanemer,BMIP)修饰碳糊电极(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MG为模板分子,间氨基苯硼酸为掺杂剂,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合成BMIP,并用BMIP对CPE进行修饰,构建BMIP-CPE检测水产品中MG的含量。结果通过优化功能单体、掺杂剂、交联剂用量以及洗脱剂、富集时间等实验参数,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水产品中MG的线性范围为0.2~60.0μmol/L,相关系数为0.9992,检测限为0.075μmol/L,BMIP-CPE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识别选择性,将本方法应用于市售鱼虾等水产品MG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0.2%~97.8%,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掺杂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水产品中的MG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线性范围良好,特异性和准确度高,适用于水产品中MG的测定。
琚赛琴杨振兴梁万超覃明林
关键词:水产品孔雀石绿碳糊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
柳州市HIV诊断实验室网络能力建设
黎明强潘洁陈柳军吴春凤刘鑫康仕勤梁庆香邹碧杨振兴冯献湘陈庆峰刘韧李少旦余钧池陈威黄萍
针对广西和柳州市艾滋病防控工作发展形势及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课题以建立健全柳州市、县、乡(社区)三级HIV诊断实验室网络能力为目标,通过业务培训、职能工作督导、设立HIV抗体检测点示范单位、利用现有资源开展HIV感染早期诊...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
2018-2020年柳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了解柳州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针对性的制定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柳州市25家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柳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9317例,采集病原学监测标本2158份,阳性检出311例,检出率14.41%,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8.63%),其次为沙门氏菌(4.08%)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3.10%)。7~10月为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报告的高峰期(41.17%),6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占比最高(18.49%),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18.03%),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22.35%)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3.89%),可疑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40.43%)和饭店酒店(13.63%)。结论柳州市食源性疾病以夏秋季为高发期,主要的致病病原体为沙门氏菌和诺如病毒,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组和30-39岁年龄组,家庭是发生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场所,其次是饭店酒店,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和肉制品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需加强监测能力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杨振兴覃芸冯莲冯看李德洁李毅然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流动相瓶,包括瓶体,瓶体上布设瓶口;瓶口端螺旋布设通心端盖;位于瓶体内底部中心开设有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嵌设滤头:端盖内侧设有用于嵌设于瓶口处的内盖,内盖中心部位上设有一体化双通接口,双通接口旁...
冯看杨振兴覃芸冯莲李德洁李毅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