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萌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低密度聚乙烯
  • 2篇乙烯
  • 2篇聚乙烯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硼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导热性
  • 1篇低密度
  • 1篇电阻率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性学
  • 1篇亚胺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学习
  • 1篇研究性学习模...
  • 1篇正温度系数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炭黑

机构

  • 5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郝春成
  • 5篇辛萌
  • 2篇王宝祥
  • 2篇马莉莉
  • 2篇郭小松
  • 1篇王莉
  • 1篇陈克正
  • 1篇李桂村
  • 1篇王兆波
  • 1篇胡振鹏
  • 1篇苏明
  • 1篇张玉风

传媒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绝缘材料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材料物理专业主干课程群教学的改革与设计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政策法规的一系列的变革。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材料知识的获得和在此基础上的发明创造要求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讨论式教学是课堂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目前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的惰性、教师的知识能力以及教师工作量评价等问题的挑战。
郝春成郭小松马莉莉辛萌王宝祥陈克正王兆波李桂村王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讨论式教学材料物理专业课程群
高绝缘性良好导热性低密度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密炼机熔融混炼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低密度聚乙烯(SiO_2/LDPE)复合材料和纳米氧化铝/低密度聚乙烯(Al_2O_3/LDPE)复合材料,并采用平板硫化机模压成型。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断面分析其微观形貌。测试了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直流高压击穿性能,电晕现象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采用密炼机熔融混炼得到的LDPE基纳米复合材料体相分布均匀,两相兼容性良好;纳米粉体含量不同的复合材料相对纯LDPE耐直流高压击穿性能均明显提高,导热性能不但未降低反而提高较大,其中,质量分数2%的SiO_2可以把击穿场强提高25%以上,同时可提高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纳米SiO_2在提高复合材料绝缘性与导热系数方面效率更高。
张玉风辛萌苏明郝春成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绝缘强度导热系数
改性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正温度系数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溶液混合法(SM)将经聚苯胺(PANI)改性后的石墨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制备出改性石墨烯/PMMA导电复合材料,并对这种复合材料的正温度系数(PTC)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PANI改性后的石墨烯在PMMA中的分散程度比未经改性的石墨烯在PMMA中分散地更加均匀,且没有出现团聚。未经改性的石墨烯/PMMA材料的PTC现象不明显,且不稳定。而经PANI改性后的石墨烯/PMMA材料的PTC强度提高了4.6倍,并且PTC稳定性提高了50%。结合应力模型和隧道导电理论对其PTC效应的机理做了一些探讨。
胡振鹏辛萌郭小松郝春成
关键词:石墨烯正温度系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
炭黑/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对交联聚乙烯空间电荷注入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熔融共混及热压交联的方法制备了炭黑(CB)/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半导电电极复合材料。研究了CB含量的变化对半导电电极的电阻率的影响以及对绝缘层空间电荷的屏蔽效果。结果表明:半导电电极中CB含量增加时,电阻率降低,当CB含量(质量分数)超过25%后,电阻率减小不明显,表明试样在该CB比例下已接近过导电电阻的逾渗值;空间电荷测试时,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绝缘层的空间电荷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半导电电极CB的含量增加时,绝缘层的空间电荷含量先增加后减小。
王琰郝春成劳运当辛萌
关键词:空间电荷低密度聚乙烯电阻率
聚酰亚胺/改性六方氮化硼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硅烷偶联剂Z6020对六方氮化硼(h-BN)进行改性,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亚胺/改性氮化硼(PI/f-BN)复合薄膜。利用红外光谱仪、自制调频耐电晕装置和宽频介电谱测试仪对复合薄膜进行测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薄膜耐电晕老化后的击穿孔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棒板空气间隙为1 mm,脉冲电场强度为50 k V/mm,占空比为50%,频率为20 k Hz的测试条件下,随着f-BN含量的提高,薄膜的耐电晕寿命呈先增加后缩短的趋势。当f-BN含量为15%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最大,耐电晕寿命最长。
马莉莉马涛王宝祥辛萌武元伟白静雯郝春成
关键词:偶联剂聚酰亚胺耐电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