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应力
  • 3篇预应力
  • 2篇预应力混凝土
  • 2篇载力
  • 2篇抗拔
  • 2篇承载力
  • 1篇地基
  • 1篇地基沉降
  • 1篇粘结
  • 1篇粘结预应力
  • 1篇生产工艺
  • 1篇施工技术
  • 1篇节能
  • 1篇节能减排
  • 1篇节桩
  • 1篇抗拔承载
  • 1篇抗拔承载力
  • 1篇抗拔极限承载...
  • 1篇抗拔试验
  • 1篇老粘土

机构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上海市隧道工...
  • 1篇安徽省建筑科...

作者

  • 4篇徐绍俊
  • 3篇陈可
  • 2篇杨成斌
  • 2篇吴昊
  • 1篇费广清

传媒

  • 1篇工程与建设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老粘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优化研究
地基沉降计算问题一直是土力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目前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沉降计算方法是基于分层总和思想的单向分层总和法和应力面积法(规范法),这两种方法本构模型简单,理论清晰,计算方便,工程实用性强,但是...
徐绍俊
关键词:老粘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文献传递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发展展望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介绍了目前建筑行业出现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出现的新的混凝土掺合料以及超强性能混凝土,为了降低管桩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我国开始研究和应用免蒸压法混凝土管桩生产工艺,为了提高管桩的工作性能,出现了许多新的施工方法,如引孔静压法、静钻根植法、中掘法等。
陈可杨成斌费广清徐绍俊吴昊
关键词:管桩生产工艺节能减排施工技术
缓粘结预应力铲式锚定抗拔装置技术研究
2016年
缓粘结预应力铲式锚定抗拔装置(简称“铲式锚”)是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研制的。文章介绍了铲式锚的构造和抗拔承载力的计算。铲式锚可在土体中形成倒T型结构,增大了端部与土体的作用面积,受力合理、抗拔效果明显,并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铲式锚具有显著提高地下结构抗拔能力,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点,有效保证了抗拔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安全。
吴昊张能钦徐绍俊陈可
关键词:抗拔承载力缓粘结预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在杭州地区抗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6年
介绍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异型桩,即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分别从外形、接桩方式、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方式阐述了竹节桩与管桩的主要差异;并通过杭州地区抗拔工程中竹节桩与管桩的抗拔试验,对它们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竹节桩总体抗拔性能优于管桩,其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相比管桩平均提高了约52%;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上拔位移不大于管桩;竹节桩在该区域抗拔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徐绍俊杨成斌陈可周兆弟
关键词:抗拔极限承载力抗拔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