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正勇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人工神经
  • 4篇人工神经网络
  • 4篇网络
  • 4篇工神经网络
  • 4篇人工神经网
  • 2篇森林土
  • 2篇森林土壤
  • 2篇神经网络模型
  • 2篇土壤呼吸
  • 2篇人工神经网络...
  • 2篇网络模型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多层土壤
  • 1篇养分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数据

机构

  • 6篇广西大学
  • 5篇广东省林业科...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赵正勇
  • 3篇丁晓纲
  • 2篇张应中
  • 2篇李小川
  • 1篇莫晓勇
  • 1篇李吉跃
  • 1篇张祥宇
  • 1篇孙丽芳
  • 1篇郑家
  • 1篇陈利娜
  • 1篇齐也

传媒

  • 4篇林业与环境科...
  • 1篇土壤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全球数据库的森林土壤呼吸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森林土壤呼吸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准确估算森林土壤呼吸量对于了解陆地碳平衡的变化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以全球气候数据、全球森林土壤呼吸数据库为基础数据,通过开发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建立由年平均气温(MAT)、年平均降水(MAP)、森林类型驱动的土壤呼吸模型,预测全球森林土壤呼吸变化。模型估算的结果表明,从1960年到2017年,全球森林平均年土壤呼吸量为40.10±0.48 PgCyr",全球森林土壤对全球土壤呼吸的贡献在40.9%-49.8%之间。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达到0.63,进一步改善了全球森林土壤呼吸模型预测的精度。
田秋燕赵正勇杨旗朱航勇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人工神经网络
基于GF-1遥感数据预测区域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索国产卫星GF-1预测土壤有机质(SOM)的能力,本研究以广东省云浮市的罗定市为研究区,以GF-1多光谱遥感影像衍生的9个遥感变量和DEM提取的9个地形水文变量为预测因子,建立2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模型:地形水文;B模型:地形水文+遥感),对5个土壤深度(L1:0~20 cm,L2:20~40 cm,L3:40~60 cm,L4:60~80 cm,L5:80~100 cm)的SOM进行预测。结果表明:5个深度的B模型全都比A模型的精度高,尤其是L1、L2土层,精度提升明显,其R^(2)分别提高了13%和10%;而深层土壤(L3、L4、L5)的精度提升较小,仅提高了4%、5%和4%。另外,两个评价指标RMSE和ROA±10%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总体而言,GF-1遥感数据显著改善了上层(0~40 cm)森林土壤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对下层(40~100 cm)森林土壤模型改善尺度较低,是预测森林土壤SOM含量可观的新遥感数据源。
李莹莹赵正勇杨旗丁晓纲孙冬晓韦孙玮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遥感数据多层土壤
两种模型对森林土壤中量元素空间分布预测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空间插值模型中的泛克里格插值法、三次样条插值法、反距离插值法相结合,预测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与云安区森林土壤中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量元素交换钙的含量相对较高,为17.333~1 169.033 mg·kg^(-1),其次为全硫,含量为60.787~354.600mg·kg^(-1),交换镁含量最低,为8.320~51.580 mg·kg^(-1);从养分的变异系数来看,3种中量元素在整个研究区的变异系数在33.43%~106.34%之间,其中除云安区的交换钙变异系数为106.34%,属于强变异以外,其他两个元素均属于中等变异。3种插值方法中,泛克里格对交换镁的预测性较好,而对交换钙、全硫预测性欠佳。通过模型的对比发现,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最适模型。
郑家李小川丁晓纲莫晓勇张应中赵正勇张祥宇齐也
关键词:森林土壤BP人工神经网络
基于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的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以云浮市云城区和云安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预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地统计学主要从空间插值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角度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诠释,并利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两个指标以及模型预测点与实测点间的相关系数作为判断模型好坏的标准。研究结果认为插值模型中泛克里格插值法在样点密度较小时显示出明显优势,而BP-ANN在模型的稳定性和推广性表现尤为突出,最后对泛克里格插值模型和BP-ANN下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4种养分空间预测分布特征进行描述。
陈利娜李小川丁晓纲李吉跃张应中赵正勇孙丽芳华月珊
关键词:地统计学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数字土壤制图在土壤养分方面的研究综述被引量:8
2021年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制图则是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反映,绘制准确的土壤空间信息是农林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30年,土壤养分预测性制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介绍了数字土壤制图的理论基础,以及阐述土壤养分预测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土壤调查法、空间插值法、土壤-景观模型法、遥感影像法,并分析了当前在土壤制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讨论了未来土壤养分制图的发展前景,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土壤制图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土壤预测性制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李莹莹赵正勇杨旗
关键词:土壤养分制图方法
两广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年土壤呼吸及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研究根据广东和广西(两广)地区森林类型分布图、主要森林类型的年土壤呼吸数据库以及中国日值格点气温、降水数据,建立线性模型预测两广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年土壤呼吸速率和年土壤呼吸通量。结果表明,两广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年土壤呼吸速率为常绿阔叶林864.18 gC/m~2/yr>其他森林811.03 gC/m~2/yr>针叶林791.43 gC/m~2/yr>灌木林780.18 gC/m~2/yr>落叶阔叶林758.80 gC/m~2/yr>竹林731.49 gC/m~2/yr>针阔混交林684.91 gC/m~2/yr。两广地区森林年土壤呼吸通量为204.41 TgC/yr,其中常绿阔叶林最大,为77.41 TgC/yr,针叶林次之,为56.81 TgC/yr,具体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其他森林,顺序与各种森林类型面积大小一致。各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通量主要与森林面积有关,森林面积越大土壤呼吸通量越大。
闫世琦赵正勇孙冬晓
关键词:土壤呼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