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知诚吾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千叶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乳酸
  • 3篇乳酸菌
  • 3篇人工胃液
  • 3篇耐酸
  • 2篇纳豆
  • 2篇纳豆菌
  • 2篇耐酸性
  • 1篇选育
  • 1篇纳豆激酶
  • 1篇发酵条件
  • 1篇发酵条件优化
  • 1篇ATP酶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4篇千叶大学

作者

  • 4篇张丽靖
  • 4篇杨郁
  • 4篇天知诚吾

传媒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纳豆菌和乳酸菌的耐酸性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比较纳豆菌和乳酸菌的耐酸性,观察菌株的发酵过程。从不同分离源中分离出9株纳豆菌和35株乳酸菌,对这44株菌进行在人工胃液中耐酸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纳豆菌的耐酸性普遍高于乳酸菌。最后,对耐酸性较强的两种菌的生长曲线分别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纳豆菌的生长快于乳酸菌,并能在发酵过程中基本保持发酵液pH的稳定。
杨郁张丽靖天知诚吾
关键词:纳豆菌乳酸菌耐酸性人工胃液
耐酸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应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大部分乳酸菌在通过消化道到达肠道之前,因不能耐受胃液酸度而死亡,而少数菌能耐酸,此类耐酸性乳酸菌能在人体中更有效地发挥保健作用,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确定以筛选耐酸性乳酸菌,并验证其是否具生产应用价值的可能性为目的。首先,从腌制蔬菜,发酵饲料等不同分离源中分离纯化得到319株乳酸菌,对菌株在人工胃液(pH值2.0)中的生存率进行了测定。经过初测和复测,得到8株生存率高于0.1%的乳酸菌株;其次,经16SrDNA序列测定,发现7株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为Lactococcus lactis;最后,进行了脱脂牛奶液体培养基的凝固性试验,发现4株菌能凝固培养基,具成为酸奶生产菌的可能性。
杨郁张丽靖天知诚吾
关键词:乳酸菌耐酸性人工胃液
纳豆激酶高产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17
2007年
本实验对日本产优质纳豆中分离纯化得到的15株纳豆激酶菌株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产纳豆激酶能力的测试,筛选出1 mL发酵液产酶为900 IU的N-15株;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培养基由2%蔗糖和2%豆粕组成,发酵温度为37℃,起始pH为7;用此优化培养基发酵菌株,菌株产酶量为1033 IU/mL,比优化前有显著的提高。
杨郁张丽靖天知诚吾
关键词:纳豆激酶纳豆菌选育
乳酸菌耐酸机理的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为研究乳酸菌的耐酸机理,对4株乳酸菌株在人工胃液中的生存率及葡萄糖的影响作了分析,当葡萄糖存在时,耐酸菌株的生存率大大提高;培养24h后,耐酸菌株的生物量大于非耐酸菌株,菌液的pH值低,非耐性菌株在酸性培养基的生长情况较差;耐酸菌株能够消耗人工胃液中的葡萄糖并使悬浊液的pH值升高;耐酸菌株的ATP酶活性小于非耐酸菌株。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耐酸菌株在酸性环境中可以较好的生长,并具有可以在强酸性条件下利用碳源(如葡萄糖)进行代谢的耐酸机理,而ATP酶活性不是影响耐酸性的主要因素。
杨郁张丽靖天知诚吾
关键词:乳酸菌耐酸人工胃液ATP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