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墨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酵素
  • 3篇菌株
  • 2篇多酚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2篇酸奶
  • 2篇裂殖壶菌
  • 2篇壶菌
  • 2篇二十二碳六烯...
  • 2篇发酵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益生菌
  • 1篇原花青素
  • 1篇在液
  • 1篇直投式
  • 1篇直投式发酵剂
  • 1篇乳杆菌

机构

  • 1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种子管...
  • 1篇山东省食品发...
  • 1篇诸城东晓生物...
  • 1篇山东玉兔食品...
  • 1篇山东海能科学...

作者

  • 11篇韩墨
  • 3篇王燕
  • 3篇张志伟
  • 2篇刘建军
  • 2篇刘新利
  • 1篇赵晨
  • 1篇文婷婷
  • 1篇刘丽萍
  • 1篇赵祥颖
  • 1篇张家祥

传媒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发酵性能酸奶直投式发酵剂嗜热链球菌菌株的筛选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分离自新疆地区传统酸奶的20株嗜热链球菌的生长能力和产酸能力、产胞外多糖能力、尿素分解能力等指标的测定,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发酵性能的嗜热链球菌菌株QLMCC19。该菌株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为85.40°T,且实验发现其具有利用半乳糖能力,脲酶活性高,产胞外多糖能力高,是一株优良菌株。
张志伟王燕韩墨
关键词:嗜热链球菌脲酶活性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分析甘薯块根不同组分对甘薯特征风味剂香气的贡献被引量:11
2021年
以生鲜甘薯块根不同组分通过特定工艺制备的甘薯特征香气风味剂、烤薯芯和烤全薯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联用仪分析挥发性组分指纹图谱差异。结果表明,GC-IMS联用技术可有效分离不同样品中挥发性物质,快速筛选出60余种离子峰强度变化明显的化合物,其中46种被定性。各样品中香气挥发物在数量上差异不大,其含量在组间差异显著。作为甘薯特征香味物质,麦芽酚和香叶酸甲酯在风味剂和烤薯中含量相当,烤薯中2-乙酰基呋喃含量显著高于风味剂,苯乙醛和2-戊基呋喃则在风味剂中含量更高。风味剂制备过程中添加淀粉酶有利于甘薯特征香风味物质的生成,甘薯皮层的贡献率较大。感官分析风味剂具有烤制甘薯的特征香气。甘薯特征香气风味剂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烤制过程,更适合规模化生产。
赵祥颖赵祥颖张家祥刘丽萍韩墨张家祥
关键词:甘薯风味剂苯乙醛
鼠李糖乳杆菌抗胁迫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以新疆传统酸奶中分离出的八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为出发菌株,对其产酸能力较强菌株的抗氧、抗酸、抗低温胁迫能力进行检测,优选出胁迫抗性能力强的菌株L.rhamnous LGG-QF-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菌株L.rhamnous LGG-QF-3的培养基生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3%豆粕、1%酵母粉、10%红糖无机盐,培养条件为37℃,60 r/min振动培养48 h。
韩墨张志伟王燕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优化
一种具有潜在解酒护肝功能酵素的开发及其生物活性评价被引量:14
2019年
文章以明确报道的具有解酒护肝功效的葛根、葛花、丹参等药食同源材料为原料,经复合酶酶解和鼠李糖乳杆菌217-8发酵制备成酵素,对其黄酮、葛根素、多酚等活性成分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酵素与原材料对照,其葛根素含量提高了7倍,黄酮含量提高了3倍,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倍,多酚含量提高了80 mg/L,抗氧化能力提高了92%,以上指标均是与加速酒精代谢及保护肝脏相关的指标。因此,优选并配伍的葛根、葛花、丹参、山楂、云茯苓等药食同源原料经复合酶解和微生物转化制备成酵素,可将其天然活性成分完整保留并有效释放,同时产生有益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潜在的解酒护肝功能。
杨志鹏周宝琳刘新利王如娜韩墨王婷
关键词:黄酮葛根素多酚抗氧化
组学技术研究裂殖壶菌高产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进展
2024年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ic acid,DHA)是一种n-3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目前常用裂殖壶菌生产DHA。组学技术作为揭示生物体内复杂调控网络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裂殖壶菌高产DHA的机制研究中,这为裂殖壶菌的遗传改造和发酵过程控制提供了基础。本文对目前利用裂殖壶菌生产DHA的历史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概括,并对组学技术在裂殖壶菌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多组学联用等技术在裂殖壶菌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组学数据基础上的数学模型,以揭示裂殖壶菌高产DHA机制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张华秋杨莹莹刘丽萍姚明静韩墨张家祥赵祥颖
关键词:裂殖壶菌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一种沙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沙果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沙果预处理后制备沙果果浆,取沙果果浆经果胶酶酶解得酶解液;向酶解液中添加发酵辅料,调节pH值为5~8,灭菌;取灭菌后的产物接入混合菌群进行同步发酵,进行低温后熟转化,过滤收集上...
王婷杨志鹏刘新利韩墨阮文婷
文献传递
产香酵母的筛选及其在液态食醋酿造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4年
从传统食醋酿造酒曲中分离获得一株产香酵母HQ9,摇甁培养总酯产量达(7.46±0.87)g/L,鉴定为光滑假丝酵母(Candida glabrata)。研究发现,菌株HQ9具有乙醇发酵能力,并且能够在300 g/L葡萄糖、200 g/L乙醇环境中正常生长代谢。以酿酒酵母JM12为对照,考察了菌株HQ9应用于米醋酿造对米醋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菌株酒精发酵制得米醋样品中有机酸、挥发物组成及含量差异明显。菌株HQ9发酵米醋中酯类和醇类等香气物质更加丰富,乙酸异丁酯、乙酸异戊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等含量较高;米醋样品总酸达到(42.6±0.3)g/L,总酸中柠檬酸[(1.65±0.05)g/L]、苹果酸[(0.43±0.08)g/L]和琥珀酸[(0.78±0.06)g/L]等非挥发性酸比例显著增加。感官品评结果显示,米醋刺激性减弱,口感更加柔和,表明菌株HQ9应用于液态食醋酿造能够改善提升产品风味品质,是一株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生产菌株。
杜琳琳于鑫刘丽萍朱立磊赵祥颖张颖超韩墨刘建军
关键词:产香酵母感官品评挥发物
裂殖壶菌的双碳源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控制策略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了葡萄糖、甘油双碳源发酵对裂殖壶菌发酵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影响。首先以葡萄糖和甘油为单一碳源,发现以葡萄糖为碳源,菌体增殖速度和底物消耗速度都明显高于以甘油为碳源,以甘油为碳源细胞油脂中DHA的比例显著高于葡萄糖。为了发挥2种碳源各自优势,对葡萄糖和甘油双碳源发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种碳源混合或葡萄糖耗尽后补加甘油结果都不如单一碳源好。但若先用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培养,当发酵液中的葡萄糖质量浓度降至10~5 g/L时补加甘油既可以缩短发酵周期,又提高了油脂中的DHA比例。采用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 g/L,过程补加100 g/L甘油的发酵控制策略,5 L罐发酵,发酵周期可缩短至56 h,细胞油脂中DHA比例最高可达45.50%,充分发挥了2种碳源的优势。该研究得到了一种裂殖壶菌生产DHA葡萄糖、甘油分段发酵控制策略,大幅提高菌体细胞油脂中DHA的比例,同时有效缩短了发酵周期,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赵祥颖张华秋张家祥刘丽萍韩墨赵晨姚明静刘建军
关键词:裂殖壶菌葡萄糖
内蒙古传统酸奶乳酸菌的筛选及体外益生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8年
对内蒙古传统酸奶中分离出的8株乳酸菌菌株进行形态学及16S rDNA鉴定,确定其中包括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然后进一步对菌株的酸、胆盐、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固醇降解能力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体外益生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217-3对pH=1.5的强酸和人工胃肠液有较高的耐受性,同时还能耐受1.5%的胆盐。此外,其胆固醇降解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具有较高的水平。综上所述,鼠李糖乳杆菌217-3具有显著的益生性能,为高活性乳酸菌菌剂及相关发酵产品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韩墨王燕杨志鹏张志伟王婷
关键词:乳酸菌抗逆性降胆固醇
一种复合抗氧化果蔬酵素的开发及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以富含多种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果蔬为主要原料,利用具有高效脱除胆固醇能力的鼠李糖乳杆菌217-1、217-3和217-8菌株发酵制备酵素,并对酵素中总糖、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及抑制自由基氧化反应的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得酵素与未经发酵的原溶液相比,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多酚含量提高了29.3%,黄酮含量提高了38.9%,核黄素含量提高了7.3%,原花青素含量提高了8.8%,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了100%。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果蔬经过发酵所得的酵素营养成分和综合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在防止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细胞增殖,清除体内自由基,预防皮肤早衰、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潜能。
杨志鹏王建彬文婷婷韩墨赵鑫君张晶晶王婷
关键词:总糖多酚核黄素原花青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