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凌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古典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异化及复归——基于汉娜·阿伦特的哲学视角被引量:15
- 2019年
- 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领域开展教学的形象预设,它承载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价值选择。在古典视域中,教师角色根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对文化的接续、对责任的持守。然而,在现代性浪潮的裹挟下,理性的自负、价值追求的异化、学校公共性的丧失,导致古典教师角色呈现现代性异化。美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教育思想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教师角色应汲取其哲学智慧,为实现其复归探寻可能路径。
- 陈亚凌
- 关键词:古典教师角色汉娜·阿伦特
- 古典教育价值观的现代失落及重拾被引量:6
- 2016年
- 在古典语境中,教育并未脱离哲学怀抱,它承载着哲学的理想与追求,此时的教育价值观是向外和向上的,知识的传递是帮助人回归精神家园。然而,在现代语境下,随着哲学的剧烈翻转和科技的狂飙突进,教育顺势成为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工具,教育价值观亦由此变成向内和向下的,几乎全是引导人向往物质与功利。就本质而言,当前的教育价值观已经失落了原初意蕴,并深陷困境中难以解脱。因此,有必要重新追溯到古典教育价值观的源头来厘清此问题,从而探讨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古典语境下的教育价值观为人们认识和解决当前教育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 王坤庆陈亚凌
- 关键词:教育价值观教育哲学工具性价值
- 古典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异化及复归--基于汉娜·阿伦特的哲学视角
- 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领域施展教学的形象预设,它承载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价值选择.在古典视域中,教师角色根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对文化的接续、对责任的持守.然而,在现代性浪潮的裹挟下,理性的自负、价值追...
- 陈亚凌
- 关键词:教师角色汉娜·阿伦特
- “倒计时”制度:学校时间观念的批判性反思被引量:6
- 2017年
- "倒计时"制度藉由提示特殊事件的到来,深切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它通过塑造心灵和驯化行为的方式将学校时间观念加速传递,使学生异化为时间的奴隶。其实,"倒计时"制度的盛行是由于效率主义的覆盖、制度教育的紧缩、教师定位的偏差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为超脱这一困境,有必要重申时间制度的属人立场,促进时间制度的视域转换,构建时间制度的革新保障。
- 陈亚凌
- 关键词:塑造心灵效率主义教师定位
- 阿伦特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依据对阿伦特与教育相关的哲学著作的解读,试图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探索她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针对实用主义的儿童观和当代美国教育存在的深层危机,阿伦特从对世界和人类炽热的爱的情感出发,以深邃的眼光和犀利的批判锋芒对教育的假设和本质进行了深层剖析,指出当代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儿童观的误导、教师地位的弱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消退。她以关爱儿童为出发点、以提升教师权威为着力点、以世界的存续发展为聚焦点,提出了新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学观,期望通过学校教育特别是教师权威作用的发挥,将儿童培养成为具有厚重的文化历史感、勇于担当社会使命、充满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 王坤庆陈亚凌
- 关键词:汉娜·阿伦特教育哲学私人领域公共领域
- “慢教育”视域下的学校教育变革被引量:6
- 2016年
-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难以摆脱社会的制控。当前社会对效率的追逐也映射到了学校教育的场域。学校教育在外力的催促和内在的紧缩之下,不断迫使自身加速前进,甚而逐渐将学生也甩在了身后。就其本质而言,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育人成人,并最终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然而,脱离学生现实的教育并不能很好地践履此一目的。因而,为将学校教育拉回常规的轨道,有必要从慢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变革,以寻求其可能未来。
- 陈亚凌王坤庆
- 关键词:慢教育教育变革
- 从中心到边缘:教育人学观的变迁及重构被引量:3
- 2017年
- 教育从未脱离过哲学的怀抱,因而哲学中对人的定义也深切地影响着教育。近代哲学在与神性的斗争中,捍卫了人的尊严,重新将其安放在中心位置。随着现代哲学的日益喧嚣,人的核心地位不是被消解,而是被强化了。然而,由于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据此产生的后现代哲学重新对人进行了定位,人从中心逐渐滑落至边缘。在这种趋势下,教育的中心化人学观开始崩塌,却未建构起新的人学观。因此,有必要籍由哲学的视角来洞察当前人学观存在的问题,并吸纳后现代哲学的有益思维,以完成教育人学观的重构。
- 陈亚凌孙银光王坤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