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珍 作品数:5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更多>>
旋流组合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液流分布实验 被引量:8 2012年 提出了一种采用组合式旋流器和球形双槽互击喷头的旋流组合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的概念,并针对不同的旋流器组合方式和喷头结构形式开展了旋流组合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液流分布实验,获得了其液流分布特性,初步掌握了喷嘴的雾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四组合式旋流器和采用内外嵌套组合式旋流器以及球形双槽互击喷头的喷嘴,喷射液层液流分布比较均匀,雾化效果较好;该结果对于进一步改进此类喷嘴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进贤 吴利平 韩迎龙 陈步学 赵思珍 闫涛 张荣克关键词:催化裂化 进料喷嘴 旋流式进料喷嘴实验与流场结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旋流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中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的雾化粒径和喷嘴的雾化角,同时验证了各段的压降分配方案。通过VOF( volume of fluid)方法对喷嘴气液两相流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描述了喷嘴中两相流的填充过程,得到了喷嘴的压力、速度分布和雾化角,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对上述结果分析后表明,该型旋流式喷嘴雾化粒径在5360μm,雾化角随气液比或流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采用内外嵌套式旋流器可使射流厚度较为均匀。 黄启龙 李进贤 郑亚 朱国强 赵思珍关键词:催化裂化 流场 两相流 VOF方法 旋流组合式进料喷嘴雾化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6种构型的旋流组合式进料喷嘴的雾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测量了雾化粒径,同时验证了喷嘴的雾化角和各段的压降分配方案。结果显示:该旋流组合式喷嘴雾化效果较好,雾化粒径的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各构型喷嘴在测量范围内的雾化粒径在63—76μm;喷嘴雾化粒径在流量20%操作弹性范围内的变化均在6μm之内;气液质量比从6%增加到7%会减小雾化粒径增加喷射速度;喷嘴压降分配合理,且采用四组合式旋流器以及球头双槽互击喷头的喷嘴压降分配较优。 黄启龙 李进贤 吴利平 朱国强 赵思珍关键词:雾化特性 基于正交设计的旋流组合式喷嘴雾化性能实验 被引量:4 2013年 为寻求旋流组合式喷嘴雾化性能影响因素间的优化匹配方案,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选取旋流器的组合方式、喷头构型、进气流量和进气方式等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设计理论,安排试验方案,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雾化性能的关键评判因素——喷雾场粒径进行了采集测量。实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旋流器的组合方式对雾化粒径的影响最强,水流量次之,再次为喷头构型,而进气方式的影响最弱;此外,旋流器组合方式与喷头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不应被忽略。 李进贤 钱程远 陈步学 朱国强 赵思珍 闫涛 张荣克关键词:雾化特性 正交试验设计 国内JB/T 4710—2005和美国UBC-97标准中基本风参数的转换 被引量:3 2010年 阐述了国内标准JB/T 4710—2005和美国标准UBC-97中关于基本风速和风压的定义;分析了两种标准体系下该参数的差异;提出了一种转换方法,国内标准体系中的基本风速和风压值,经过转换便可更合理地采用UBC-97标准的计算方法对国内项目中的塔器进行风弯矩的求解。 赵思珍 张迎恺关键词:UBC 基本风速 基本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