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传
-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环保型多功能循环水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冷却水用环保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环保多功能水处理剂由PPG‑MA/AA(马来酸酐开环酯化聚丙二醇单体与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酸、氢氧化钠、纯水组成。PPG‑MA/AA、聚丙烯酸、氢氧化钠、...
- 王虎传王贤娜彭成军方晨晨李传润
- 医药院校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被引量:3
- 2016年
- 根据医药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精选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步建立工程观点,提高学生医药工程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李传润彭成军见玉娟王虎传梁娟
-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设计课程设计
- 扩散渗析法回收精氨酸生产中的盐酸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解决精氨酸生产过程中的无机酸回收和循环再利用问题,采用阴膜扩散渗析法,针对模拟的精氨酸和盐酸混合液,在静态扩散条件下测定了盐酸的渗析系数,并考察动态扩散渗析操作参数如流速、流速比对酸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F-120阴离子交换膜,在静态扩散渗析中,盐酸能够顺利地透过膜,精氨酸几乎不能透过;动态扩散实验中流速、流速比对酸的回收率和回收酸的浓度有重要影响:随着流速的增加,盐酸的回收率逐渐降低,精氨酸的截留率基本上没有改变,均达到98.5%以上;流速为2mL/min时,盐酸回收率最高,可达82%;水/料液流速比增大时,盐酸的回收率增大,但是过高的水/料液流速比又会使回收酸的浓度降低.经济核算表明,对于一个年产30t精氨酸的装置,相对于中和法,膜扩散渗析法一年能节省的化学原料总费用约98万元,投资回收期为8个月.
- 李传润王虎传张旭陶振华伟杨伟华徐铜文
- 关键词:酸回收扩散渗析精氨酸
- 基于创新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制药工艺学综合性实验改革——以苯妥英钠合成工艺优化为例被引量:7
- 2017年
- 以苯妥英钠合成为例,介绍一个可行的制药工艺学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涉及合成路线选择、绿色化学、正交设计、原料药精制及波谱解析等多个知识点,具有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实验方法的多元性和实验结果的未知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意识。
- 李传润彭成军李家明王虎传胡海霞刘晓闯见玉娟
- 关键词:制药工艺学实验教学苯妥英钠正交设计
- 中医药院校《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与《工程制图》课程的融合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17年
-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与《工程制图》两门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制图是高年级工科专业课的基础。针对中医药院校课程开设过程中的理论实践如何衔接制药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以课程设计作为相融合的教学探索,探析课程设计在两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 王虎传李传润彭成军
- 关键词:工程思维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
- 地方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原理实验室建设探索被引量:2
- 2017年
- 为强化制药工程原理理论知识的应用,加强制药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制药工程思维,以我校制药工程原理实验室建设为例探索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原理实验室建设。分别从我校制药工程实验室建设过程以及建设心得等方面介绍了中医药特色院校的制药工程原理实验室建设情况。
- 彭成军王虎传李传润张群英
-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 一种蜂胶挥发油包覆物及其制备的牙膏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蜂胶挥发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蜂胶挥发油包覆物及其制备的牙膏的制备方法,该牙膏包括如下成分:20‑30重量份保湿剂、0.5‑1重量份增稠剂、7‑10重量份摩擦剂、0.2‑0.3重量份甜味剂、1‑2重量份发泡...
- 王虎传徐亚彭成军李传润韦邦昌沙梦蝶
- 一种改性聚丙二醇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改性聚丙二醇土壤修复剂是以聚丙二醇酯单体与改性β‑环糊精单体和含乙烯基不饱和双键的单体以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磁性四氧化三铁进行自由基共聚后而得,其结构通式如下:<Image file="DSA0000180890830...
- 王虎传朱梦洁李传润
- 一种中草药种植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绿色环保型土壤修复剂(AZTR)是以聚丙二醇酯单体与含乙烯基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和可以荧光示踪的荧光单体以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磁性四氧化三铁进行自由基共聚后而得,其结构通式如下:<Image file="DSA000014...
- 王虎传王贤娜李传润方晨晨彭成军
-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绿色制造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
- 2024年
- 膜分离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分离机制,能够实现中药制药的高效分离与纯化,从而实现中药绿色制造,推动中药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微滤、超滤、纳滤、膜蒸馏、集成膜技术及其他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绿色制造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前景,可为中药绿色制造提供新思路,推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新应用和新发展。
- 董治国周容何金凤何金凤陈雨晴王虎传李传润王虎传
- 关键词:膜分离中药绿色制造膜蒸馏集成膜技术电渗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