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友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体育
  • 7篇民俗体育
  • 3篇资本
  • 3篇武术
  • 2篇展演
  • 2篇争霸
  • 2篇知识图
  • 2篇知识图谱
  • 2篇人类学
  • 2篇人类学考察
  • 2篇狮王
  • 2篇体育文化
  • 2篇资本化
  • 2篇民俗
  • 2篇教育
  • 2篇可视化
  • 2篇可视化分析
  • 2篇课堂
  • 2篇个案
  • 2篇CCTV

机构

  • 15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湖南工商大学

作者

  • 15篇王世友
  • 9篇雷军蓉
  • 1篇庞俊鹏
  • 1篇汤长发
  • 1篇张继生
  • 1篇刘艳

传媒

  • 2篇湖北体育科技
  • 2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体育科研
  • 1篇哈尔滨体育学...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 1篇武术研究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俗体育赛事对文化消费空间的建构——以“2019年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为例被引量:4
2023年
研究基于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生产的视角,运用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尺度解析了民俗体育赛事对文化消费空间的建构,结果显示出民俗体育赛事文化消费空间对阐释地域传统文化、再现民俗体育文化隐喻的功能与价值有重要意义;消费者在体验和感知樵山地域文化记忆的同时,通过民俗体育赛事空间文化的多重体验,亦获得对民俗体育外显的审美特征、隐喻文化与功能属性的感知,并在解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构起自我认同的隐喻空间。此外,在这个由时间(春节)、空间(地标景观)、象征(展演内容)3个因素构筑的共同文化场域中,增进了消费群体、参赛群体和组织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为转换消费者的情绪体验、身体情感的建构、获得归属感和增强群体间认同提供文化空间。
王世友雷军蓉黄武君
脱域与再嵌入:民俗体育现代性改造的困境、契机与路径
研究目的:随着农耕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中,工具理性成为社会主导力量,"社会合理化"趋势重塑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在现代化的裹带下,民俗体育的传承场域也无法避免呈现了"脱域"的现象。吉登斯将"脱域"描述为社会关系从彼...
王世友雷军蓉
关键词:民俗体育场域资本惯习
城市社区体育组织促进社会整合的行动逻辑、功能及启示——基于太极拳趣缘群体个案研究的思考被引量:8
2022年
基于有机整合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参与式访谈等方法,解析太极拳趣缘群体形成过程,对其促进社会整合的行动逻辑进行探讨。调查发现,通过核心组织者动员、集体活动的共同在场经历、亲密关系的建立和集体意识的重塑,使组织成员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显著增强。分析认为,这种社会整合作用来源于体育社会组织彰显的群体特质和核心的组织者的动员,以及组织成员共同在场的经历和丰富活动体验,促进个体情感的再生产和个体对组织认同的重构,由此实现了组织集体意识的重塑和组织凝聚力的凝结。此外,社区基层体育组织不仅为群体成员社会资本积累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为主体参与和协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可能,凸显了当代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王世友雷军蓉庞俊鹏
关键词:太极拳社会整合行动逻辑
新时代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被引量:3
2022年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健康中国”的内涵和民俗体育的价值功能为逻辑起点,对民俗体育的服务维度进行审视剖析,维度主要涵盖教育、实践、社会、文化、经济5个层面,通过深入解构民俗体育与健康中国的耦合联系,提出民俗体育服务健康中国的内在逻辑:1)教育维度:民俗体育为“普及健康生活”提供了意识指引;2)实践维度:民俗体育为“优化健康服务”提供了民族方案;3)社会维度:民俗体育为“完善健康保障”提供了服务支持;4)文化维度:民俗体育为“建设健康环境”提供了价值取向;5)经济维度:民俗体育为“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刘艳雷军蓉张嘉信王世友
关键词:民俗体育内在逻辑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校武术课堂生态失衡的研究
2016年
随着"互联网+教育""教育发展新常态""绿色教育""教育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热词的爆出,在教学领域内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与此同时高校的教学改革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改革的主流。基于此本研究以国家实施的教育信息化战略为背景,突破学科之间的藩篱,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武术课堂生态失衡现象,最后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出解决高校武术课堂生态失衡问题的举措。
王世友
关键词: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生态失衡
我国冬季项目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年龄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身体形态和年龄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表现有密切联系。对17支冬季项目国家队的538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分析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克托莱指数)和年龄特征,比较不同运动项目之间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年龄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年龄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年龄上均表现了显著差异;(3)不同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之间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年龄上也表现了差异。研究认为:我国冬季项目在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中要综合考虑身体形态指标的专项特点和年龄因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效应,提高选材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陶霞王世友汤长发张继生
关键词:运动员身体形态年龄
重庆铜梁龙舞资本化的人类学考察
研究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类地方资源条件卷入历史的洪流中,资本化发展也成为顺应时势的一种必然选择。资本化是当代社会最突出的特征,众多学者...
黄武君雷军蓉王世友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人类学考察
“新常态”下我国空竹产业发展现状的探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前,在国家经济"新常态"的建设中,我国的体育产业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彰显着无限的生命力。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项目,在当前体育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我们应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体育产业"的作用,将国内的空竹产业做大做强,将这朵民族之花推向世界,让世界人都了解到我国璀璨的民族文化。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阐述当前我国空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推动我国的空竹产业发展的对策。
王世友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民俗体育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收录的以"民俗体育"为篇名的214篇研究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 SpaceⅤ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旨在从历史维度明晰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进展,全面把握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前沿主题、症结和演化趋势,立足现实维度和自我维度探索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未来走向。结果表明,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以民俗学和文化学为主导的人类学、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群体;研究热点围绕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民俗体育活态传承、个案民俗体育活动和民俗体育旅游展开。进一步研究建议,以时代感召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与时代的衔接;以文化惠民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以项目供给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项目的普适化;以强才育人为导向,关注民俗体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王世友雷军蓉张霞
关键词:民俗体育体育文化可视化分析
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的探赜——基于交往理性视角被引量:4
2022年
立足现代性语境,以交往理性为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进行论析,研究发现:民俗体育展演在嵌入现代性社会的遗产化过程中呈现出,由民间自发到政府主导、由文化叙事到艺术消费、由含蓄教化到游艺演出,由自我修养到功利化追逐的异化困境。在对交往主体的规范语境,主体间性,生活世界,交往理性症结的透视的基础上,提出遗产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展演共识的理性超越之策,即民俗体育展演在遗产化实践过程中:1)应细化行为主体规则,规范主体的实践行为;2)搭建行为主体的交流平台,构建兼容互惠的主体间性;3)重构交往主体的生活世界,凝聚主体间的交往共识,破除工具理性操纵的枷锁,消除价值理性的盲目追求,接续民俗体育文化的新传统,弥合传统与现代的裂痕,让新传统成为衔接过去与现代的有效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
雷军蓉王世友
关键词:民俗体育交往理性交往行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