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树种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主要树种
  • 1篇冠层
  • 1篇冠层光谱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分析

机构

  • 2篇滁州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市测绘勘...
  • 1篇北京航天泰坦...

作者

  • 2篇吴见
  • 2篇张艳
  • 1篇陈泰生
  • 1篇彭道黎
  • 1篇李伟涛

传媒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遥感信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琅琊山区主要树种冠层光谱年际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森林树木的生理机制和生态结构随年份变化,该变化通过其冠层光谱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规律的表现出来。掌握森林树木光谱特征随年份变化的规律,既有利于遥感解译,也为多树种的识别与分类、生物化学成分估测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光谱仪对研究区7个主要落叶树种和7个主要常绿树种的不同年份冠层光谱特征进行测量,分别获取4个不同年龄段的光谱曲线,并计算出一阶导数曲线,从而深入分析不同落叶树种、不同常绿树种在不同年份和相同年份的光谱特征变化规律,比较各树种在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差异变化,以找出最适宜多树种识别的最佳年份和最佳波段。结果显示: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的冠层光谱特征随年份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光谱反射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光谱变化差异均在近红外波段最为明显,此波段是进行多树种识别的最佳波段。
李伟涛彭道黎张艳吴见陈泰生
关键词:冠层光谱分析年际变化
安徽省土地利用地形梯度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基于非空间属性数据库的数据研究方法在空间位置和形象思维方面的不足,综合分析高程、坡度等多重因素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方法。以安徽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Landsat 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探讨了安徽省2000-2010年,不同地形条件下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地学信息图谱理论,通过等间距(Equal Interval)分类方法,计算土地利用图谱类型的地形梯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2000-2010年,未利用地和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趋势,建设用地面积由2000年的26 270.67km^2增加到2010年的38 996.49km^2,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增加幅度较大,破碎度也随之加重。前期变化型的优势分布区是地形位等级1-2级,后期变化型的分布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持续变化型的分布指数变化呈现波动起伏的曲线,稳定型分布指数在1-6级呈现减小趋势,在6-10级呈现增加趋势。
吴见张艳谭靖王孟和
关键词:土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