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慧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藻毒素
  • 1篇转移酶
  • 1篇肽转移酶
  • 1篇微囊藻
  • 1篇微囊藻毒素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谷胱甘肽
  • 1篇谷胱甘肽转移...
  • 1篇谷胱甘肽转移...
  • 1篇肝损伤

机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陈济安
  • 1篇舒为群
  • 1篇赵清
  • 1篇李砚
  • 1篇邱志群
  • 1篇曾慧
  • 1篇许川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在微囊藻毒素致人群肝损伤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M1(GSTM1)和T1(GSTT1)基因多态性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致人群肝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重庆涪陵区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饮用水和水产品中MCs浓度,并随机在MCs暴露人群中选择肝功异常人群81名,肝功正常人群92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和GSTTl基因多态性,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基因型的差异。结果饮用水中MCs的浓度连续4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水产品中MCs阳性率为100%;GSTM1缺失频率在肝损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3.2%和47.8%,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1.00);GSTT1缺失频率在肝损伤组为60.5%,高于对照组39.1%,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6);GSTM1和GSTT1共同缺失频率在肝损伤组为29.6%,同样高于对照组中16.3%,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45)。结论 GSTT1缺失可能是在MCs暴露人群肝损伤的易感因素;GSTM1和GSTT1共同缺失将会增加MCs暴露人群发生肝损伤的危险性。
李砚陈济安赵清邱志群许川曾慧舒为群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肝损伤基因多态性谷胱甘肽转移酶M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