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萍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杉木
  • 1篇胸径
  • 1篇枝条
  • 1篇树高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基径
  • 1篇冠幅
  • 1篇不同林龄

机构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新杰
  • 2篇张鹏
  • 2篇李海萍
  • 2篇高志雄
  • 1篇郭琦
  • 1篇陈阳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林龄杉木胸径树高与冠幅的通径分析被引量:41
2015年
为了解杉木林分不同发育阶段冠幅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胸径和树高对冠幅因子的影响程度,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将乐林场5种杉木纯林中胸径和树高与冠幅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冠幅的增长主要是在中龄到接近成熟这个阶段,冠幅范围主要在0.3~1.8 m;2)杉木林发育不同阶段的冠高率分布在区间0.3~0.9,总平均冠高率为0.50;3)胸径对冠幅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随着林分的发育,正向作用逐渐增强,树高只在幼龄和过熟阶段对冠幅起正面作用;4)胸径与树高对冠形率均具有显著的负作用,其中,对冠形率起显著作用的主要是树高,这种负作用在近熟林时最小,成熟林时最大。
卢妮妮王新杰张鹏高志雄郭琦陈阳李海萍
关键词:杉木胸径树高冠幅通径分析
福建地区杉木枝条基径最优模型被引量:12
2014年
选取福建将乐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杉木为研究对象。在福建省将乐林场杉木人工林中,选取杉木36株,对衫木枝进行数据解析,运用SPSS20.0对杉木枝条基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平均枝条基径预估模型。对枝条基径预估理论模型进行比较,选择改进的单分子Mitschelich模型为最优基础模型;对线性模型、理论模型、复合模型(改进的理论模型)的拟合效果做出了比较。结果表明:以枝条着枝深度、胸径、冠长为变量的复合模型为预估枝条基径最优模型,模型的估测精度达到了91.33%。
高志雄王新杰李海萍张鹏
关键词:杉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