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金集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贵州省贞丰县石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被引量:2
- 2023年
- 石柱金矿位于黔西南贞丰县,是烂泥沟金矿外围的一处小型卡林型金矿床。本文基于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和各类岩矿测试结果,系统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石特征,指出矿区的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矿石工业类型为少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矿化富集规律研究成果显示,矿体具有NEE向倾伏的特征,在深部有尖灭再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石柱金矿与烂泥沟金矿具有相似的成因,并建立了烂泥沟—石柱金矿田的成矿模式。
- 鲁裕民唐一昂肖红杜海超杨明王小龙
-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
- 吉尔吉斯布丘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 2024年
- 布丘克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中部,中亚造山带的北天山与中天山结合部,矿体受NWW-NEE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布丘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初步厘定其矿床成因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其深部和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并提出了对本区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标志。
- 杜海超李冰于哲彬
- 关键词:地质特征
-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吉尔吉斯斯坦库鲁铜金矿三维地质建模被引量:8
- 2016年
- 文章以吉尔吉斯库鲁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借助Surpac软件建立了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对样品数据进行三参数对数转换后建立了变异函数结构模型;利用普通克里格和距离幂次反比法分别对矿床进行资源量估算,并以矿区的南矿体为例对估算结果进行分析,绘制矿体在不同方向上品位变化趋势曲线来对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估。结果表明,采用Surpac软件所建模型可靠,估值精度较高,可为今后合理开发矿山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王亚飞卢树东刘国荣杜海超王全乐
-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地质统计学
- 东天山星星峡‒红柳井地区二叠纪A型花岗质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 2024年
- 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最终缝合时间目前还存在多种不同认识,而A型花岗岩能够为增生造山作用的终止时限提供关键约束.目前东天山南缘的A型花岗岩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东天山星星峡‒红柳井地区新识别出的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3种二叠纪A型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所有二叠纪花岗质岩石都具有高硅(71.32%~76.35%)、富碱(Na_(2)O+K_(2)O=5.67%~9.18%)、弱过铝质(A/CNK=0.85~0.98)和铁质(FeOT/MgO=5.52~21.28)的特征.较为富集Pb、Hf、Zr、Sm,亏损P、Ti、Nb,Ga含量较高(18.2×10^(‒6)~31.1×10^(‒6)),Ga/Al>2.6.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77.67×10‒6~271.82×10^(‒6)),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LREE/HREE=2.82~16.26),其中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呈现出较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16~0.84),石英闪长岩呈弱Eu负异常或正异常(δEu=0.85~1.20).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3.3±1.9)Ma和(273.4±3.4)Ma.A型花岗质岩石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星星峡岩群,有少量的地幔物质贡献,二长花岗岩与正长花岗岩经历了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而石英闪长岩斜长石分离结晶较弱.与正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共生的二长花岗岩还经历了锆石分离结晶作用,锆石δEu负异常受氧逸度影响较大,独立产出的二长花岗岩还经历了榍石、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在东天山地区307~284 Ma和273 Ma两期A型花岗岩分别形成于前缘挤压而后缘滞后拉张的背景以及后碰撞拉张环境.中亚造山带南缘的东段于~273 Ma已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最终碰撞作用应早于273 Ma.
- 贺昕宇方同辉杨自安杜海超刘海鹏王京王京贾润幸
- 关键词:东天山A型花岗岩中亚造山带中天山古亚洲洋
- Whittle软件在某露天矿低品位矿石利用研究方面的应用
- 2024年
- 随着时间推移,黄金价格在近十五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期矿山规划可能已不适用于当前经济环境。老矿山通过利用低品位矿石重新进行境界优化可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利用Whittle软件进行境界优化可以快速生成境界,大大提升了境界优化的效率,从而实现战略性规划,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以某露天金矿为实例进行,介绍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 于哲彬杜海超肖淳李小飞李冰李帅
- 关键词:境界优化露天开采
-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矿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2024年
- 烂泥沟金矿区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等斜坡类灾害为主。基于矿区工程地质调查,选取道路、断层、地形、岩性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对烂泥沟金矿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综合评价。将矿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3个等级,高易发区约占矿区总面积的5.94%,主要分布在尼罗-石柱-亭上等村庄以及采坑附近;中易发区约占矿区总面积的29.53%,主要分布于公路两侧、高易发区外围、废石堆场以及尾矿库一带;低易发区约占矿区总面积的64.55%,主要分布在矿区西侧碳酸盐台地的低洼地带。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与已知地质灾害点分布基本吻合,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相关部门需对中、高易发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
- 尚志李越强黄淑芬杨传杰李静杜海超
- 关键词: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