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 作品数:37 被引量:120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委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更多>>
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与原研头孢地尼口服常释制剂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头孢地尼分散片(达力先)与原研头孢地尼胶囊(全泽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单次使用头孢地尼患者的性别、年龄、医保类型、感染类型、头孢地尼用药情况、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头孢地尼用药前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及头孢地尼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等信息。对集采中选头孢地尼组(集采组)和原研头孢地尼组(原研组)患者年龄、性别、医保类型、感染类型及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等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比较2组患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间接评价2种药物的疗效。通过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检测值, 不良反应报告上报情况, 用药前后肝肾功能, 对2药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9 514例, 集采组7 037例, 原研组2 477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2组患者均为1 268例, 其性别、年龄、感染类型、合并其他抗菌药物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集采组头孢地尼日剂量、疗程及使用强度均低于原研组[(0.30±0.04)g比(0.35±0.12)g, P<0.001;8(4, 8)d比10(8, 10)d, P<0.001;(3.96±1.70)g比(5.22±2.03)g, P<0.001]。集采组患者用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用药前[11.2(8.7, 13.8)×10^(9)比7.2(5.5, 9.9)×10^(9), P<0.001;80(74, 87)%比66(56, 73)%, P<0.001;23(10, 64)mg/L比13(6, 44)mg/L, P=0.032]。2组患者用药后均未见头孢地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用药前2组患者和用药后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研组患者用药前后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8, 23)U/L比23(20, 29)U/L, P=0.0 王之舟 董宪喆 王可 冯英楠 罗巧 岳小林 张兰关键词:头孢地尼 仿制药 疗效 安全性 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为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合理使用、集采政策的落地执行提供真实世界的证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内10家医疗机构的门诊电子信息系统。纳入2020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门诊首次处方阿托伐他汀仿制药(美达信)或原研药(立普妥)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脂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药物性肝损伤和肌肉症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原研药组相比,入组后6个月内仿制药组的LDL-C、非HDL-C、TC和TG水平较基线水平的降低值和降低百分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仿制药组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的患者比例少于原研药组,出现新增肌肉症状相关诊断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本研究中,阿托伐他汀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降脂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基本相当。用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在真实诊疗环境中具有可行性。 邢晓璇 刘雪莹 王之舟 张晓彤 王可 董宪喆 张兰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仿制药 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系统评价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查阅所获文献所附参考文献,收集他汀类药物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观察性研究(暴露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仿制药或原研药换为仿制药;非暴露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原研药),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同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其中3项为历史对照研究,11项为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仿制药与原研药总体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7,95%CI=0.98~1.18,P=0.14),但氟伐他汀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仿制药的总体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原研药;仿制药的总体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原研药,但随访期为12个月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卒中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研究设计的定性描述结果表明,2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原研药换为仿制药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程度与未换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历史对照研究中,将原研药转换为仿制药并不会降低患者的疗效,然而原研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显著优于仿制药。结论:他汀类药物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邢晓璇 王可 张晓彤 王之舟 冯英楠 张兰 董宪喆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仿制药 原研药 有效性 安全性 门诊和居家患者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建立门诊和居家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分类系统,为医务人员提供对DRP进行标准化记录的工具。方法检索国外数据库,收集现有DRP分类系统并进行遴选。对入选DRP分类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门诊和居家患者药学服务工作特点进行整合,形成初始DRP分类系统。制作DRP分类系统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和调整,形成终版DRP分类系统。结果经检索获得25个DRP分类系统,遴选出16个DRP分类系统进行整合,形成初始DRP分类系统。初始DRP分类系统的一级结构包含问题状态、问题类型、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5个部分,每个部分有数量不等的条目,其中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有数量不等的二级结构条目。第1轮咨询邀请32名专家,回收咨询表30份,回收率94%;第2轮咨询邀请30名专家,回收咨询表30份,回收率100%。经2轮咨询后,专家对一级结构中问题状态、问题类型、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的认同率分别为100%、90%、83%、83%和97%。对于DRP分类系统中药物治疗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依从性5类问题的评价,除经济性问题专家权威系数为0.79外,其他4类问题的专家权威系数均>0.8。第1、2轮咨询中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86(χ^(2)=995.258,P<0.001)和0.364(χ^(2)=971.232,P<0.001)。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包含一级结构条目5类共38个、二级结构条目3类共90个的终版DRP分类系统。结论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门诊和居家患者DRP分类系统,可用作DRP的标准化记录工具。 刘清扬 白向荣 王可 苏甦 褚燕琦 曾艳 唐静 沈江华 张青霞 刘洋 杨军 王海莲 姜德春 闫素英关键词:德尔菲技术 药学服务 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2024年 目的:对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综合价值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相关用药决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11日),筛选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组为丙戊酸镁缓释片或在其基础上联合常规抗躁狂药物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抗躁狂药物治疗)。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基于当前可获得的证据,围绕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共纳入20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有效性方面,丙戊酸镁缓释片改善躁狂症状的总有效率与喹硫平、碳酸锂等一线药物相似(OR=1.19,95%CI=0.94~1.49,P=0.14);安全性方面,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OR=0.57,95%CI=0.37~0.89,P=0.01)及严重程度(MD=-1.23,95%CI=-1.70~-0.75,P<0.000 01)均低于对照药物;经济学方面,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显示,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经济性优于喹硫平;创新性方面,丙戊酸镁缓释片由我国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其可通过多途径提高脑内抑制性递质的含量,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丙戊酸镁制剂,该药制备工艺及外观均获得专利保护;适宜性方面,丙戊酸镁具有良好的技术特点适宜性,使用方便且便于存储;可及性方面,丙戊酸镁缓释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范围广,且可负担性较高。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作为我国自主生产研发的药物,在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药品作用机制具有创新性,适宜性、可获得性及可负担性均较好。 李晓曦 邢晓璇 冯英楠 庄伟 王之舟 王可 张蔷 张兰 董宪喆关键词:丙戊酸镁缓释片 躁狂发作 多中心1351名外科医生预防应激性溃疡认知度和处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外科医生围手术期使用抑酸药预防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的相关知识、主观态度、处方行为及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影响医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处方频率的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研问卷,采用横断面现场调研的方法开展问卷调研,调查问卷由闭合性问题、评分题、多项选择题组成,共28道题,其中闭合性问题由单选题和李斯特量表评分题组成。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围手术期使用抑酸药预防SU知识得分、主观态度、处方行为;是否参加过SU培训、知识获取途径、预防SU指南了解程度等。结果共发放1 374份问卷,收回1 37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 351份,有效率为98%。SU危险因素9个问题中,23. 56%的医生所有题目均未答对,50. 07%答对1~2题,20. 2%的医生答对3~4题,仅6. 2%的医生答对5题以上。其中手术时间> 4 h的风险因素认知度最高,88. 16%医生误将胃食管反流病史作为风险因素。可能导致SU的6项危险因素中,回答正确率在80%~98%之间,但对限定条件回答的正确率仅为13%~2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教学医院、医院级别、阅读指南和科室影响外科医生SU危险因素知识掌握程度。处方行为中,816(64. 51%)名医生存在高处方行为,449(35. 49%)名医生存在低处方行为。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生学历、教学医院、认为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很有意义、认为预防用药是开药习惯、担心出血被投诉与开药频率高有关。结论目前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存在3个主要问题,分别为处方频率高、医生风险因素知识认知度低和指南了解程度不高。建议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抑酸药的合理使用水平。 邢晓璇 褚燕琦 侯凯旋 王可 闫素英关键词:应激性溃疡 抑酸药 385例多重用药的老年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多重用药的老年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情况,采用Naranjo评定法评价药物与ADR之间的关联性,采用《不良事件通用术语评价标准》(5.0版)对ADR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运用向后选择法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967例老年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中有385名患者发生464例次ADR,发生率为7.75%。ADR类型主要分布在胃肠系统(40.52%)、循环系统(14.44%)及肝功能损伤(12.28%)等。ADR共涉及相关药物671例次,主要为抗感染药物(63.79%)、抗凝药(6.56%)和抗血小板药物(6.41%)。ADR严重程度主要为1级(30.17%)和2级(59.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院天数、用药种数、药物过敏史、女性患者、脑血管疾病和结缔组织病会增加患者发生ADR的风险。结论通过分析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发生ADR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应加强对高风险患者ADR的监护与管理,为未来进一步开发老年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ADR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刘碧晴 张晓彤 王可 邢晓璇 王之舟 庄伟 张青霞 张兰 李晓玲 董宪喆关键词:细菌性肺炎 多重用药 胃肠系统 抗感染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医疗机构门急诊处方信息化审核专家共识 被引量:3 2024年 保证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监管水平做出的重要指示。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门急诊就诊规模的不断扩大,处方数量急剧增长,基于合理用药数据库的处方信息化审核系统成为药学服务的重要工具。由北京药学会智慧药学与智能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合理用药与综合评价分会、中国药师协会区域药学服务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药学联盟共同组织相关医疗机构专家撰写了《医疗机构门急诊处方信息化审核专家共识》。本共识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所开展的门急诊处方信息化审核工作的规范化提供参考,助力医疗机构构建标准统一、合理用药数据库完善的处方信息化审核系统,提升处方审核准确率和医患接受度,进一步提升我国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医院药学服务信息化和智慧化发展。 北京药学会智慧药学与智能化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合理用药与综合评价分会 中国药师协会区域药学服务促进工作委员会 中国智慧药学联盟 张兰 崔晓辉 董宪喆 王可 张堃关键词:门急诊 集采仿制药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有效性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 2025年 目的采用真实世界临床数据,评估国家组织集采中选仿制药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与原研药在临床实际使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采取多中心、回顾性的真实世界研究。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西安市中心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使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的门诊患者信息,包括处方数据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将患者分为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处方日剂量,血药浓度,药物持有率,药物持续治疗3、6、9个月率,换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药品人均年费用及年均费用占比。结果仿制药组的处方日剂量、药物持有率(MPR≥0.8)高于原研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仿制药组的药物持续治疗3、6、9个月率均高于原研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研药组的单次换药率高于仿制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患者的二次换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电解质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仿制药组的日均费用低于原研药组;仿制药组的药品人均年费用及年均费用占比均低于原研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真实世界临床诊疗患者中,未发现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差异,而仿制药的经济性优于原研药。 杨敏 彭莉蓉 白荷荷 韩小年 王金萍 王可 董宪喆 张兰关键词:文拉法辛 抗抑郁药 仿制药 原研药 阿扎胞苷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比较阿扎胞苷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数据,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云南省肿瘤医院使用阿扎胞苷的住院患者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和用药信息。将患者分为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使用含阿扎胞苷化疗方案的治疗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阿扎胞苷仿制药(厂家1)组(仿制药1组)55例患者,原研药组53例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医保类型、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族史、治疗疾病、疾病分型及合并慢性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阿扎胞苷仿制药(厂家2)组(仿制药2组)38例患者,与原研药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基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含阿扎胞苷治疗方案的骨髓抑制、继发感染、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发热、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2个疗程内治疗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扎胞苷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与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异。 王可 董宪喆 冯英楠 王之舟 庄伟 栾家杰 孔树佳 岳小林 张兰关键词:阿扎胞苷 仿制药 原研药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