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铀矿
  • 3篇扬子陆块
  • 3篇铀矿床
  • 3篇砂岩
  • 3篇砂岩型
  • 3篇砂岩型铀矿
  • 3篇碳硅泥岩型
  • 3篇碳硅泥岩型铀...
  • 3篇泥岩
  • 3篇盆地
  • 3篇陆块
  • 3篇南缘
  • 3篇控矿
  • 3篇控矿机制
  • 3篇矿床
  • 3篇成矿
  • 2篇新生代
  • 2篇中-新生代
  • 2篇红盆
  • 1篇地层

机构

  • 8篇核工业北京地...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核工业208...

作者

  • 8篇于金水
  • 4篇郭庆银
  • 3篇漆富成
  • 3篇李治兴
  • 3篇何中波
  • 3篇王文全
  • 3篇张字龙
  • 2篇陈祖伊
  • 1篇刘武生
  • 1篇卫三元
  • 1篇李月湘
  • 1篇刘红旭
  • 1篇贾立城
  • 1篇李子颖
  • 1篇朱鹏飞
  • 1篇秦明宽
  • 1篇陈戴生
  • 1篇韩淑琴
  • 1篇张文明
  • 1篇李晓翠

传媒

  • 4篇铀矿地质
  • 1篇世界核地质科...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典型示范
刘武生郭庆银贾立城汪远志谢迎春李兵海朱鹏飞张文明孙秋菊于金水
1.项目主要科技内容:充分借鉴和应用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以地质、矿产研究为基础,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为核心内容,结合物化遥综合信息研究成果,首次采用固体矿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全过程在GIS平台上...
关键词:
关键词:成矿理论成矿规律
扬子陆块区东南缘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断陷红盆控矿机制被引量:7
2012年
扬子陆块区东南缘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重要矿集区,其中沉积-外生改造型和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铀矿床均分布在断陷红盆边缘或附近。通过红盆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红盆边缘断裂的沟通效应和控矿机制,旨在强调红盆在找矿实践中的权重。
张字龙漆富成何中波李治兴王文全于金水
关键词: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控矿机制
扬子陆块东南缘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红盆控矿机制
扬子陆块东南缘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重要矿集区,其中沉积外生改造型和沉积 热液叠加改造型铀矿床均分布在断陷红盆边缘或附近。该文通过红盆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红盆边缘断裂的沟通效应和控矿...
张字龙漆富成何中波李治兴王文全于金水
文献传递
北山-走廊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盆地产铀远景评价被引量:11
2006年
北山走廊地区位于塔里木、华北、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和柴达木等板(地)块的交汇处,中新生代经历了印支、燕山、四川、华北、喜马拉雅和新构造等构造运动时期,发育了众多中、小型叠合盆地。通过对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沉积响应和变形等特征的分析,归纳了该区中新生代经历三次挤压隆升、两次伸展断陷的构造演化规律。在此构造背景下发育的沉积盆地可划分为6个演化阶段,充填了不同特征的沉积物。其中,断陷盆地发育时期气候潮湿、物源充足、砂体发育、岩石中含有机质等还原剂,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因此,将中下侏罗统确定为本区的主要找矿目标层,下白垩统为次要找矿目标层。目标层沉积后构造改造总体较强,晚侏罗世的构造改造北强南弱,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改造西强东弱、南冲北拗。基于上述认识,认为潮水和巴音戈壁等盆地北缘具有较好的铀成矿远景,值得进一步勘查。
郭庆银陈祖伊刘红旭于金水
层序地层学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被引量:7
2008年
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油气等沉积矿产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却刚刚起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层序地层学研究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层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和层序地层学发展情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明确了层序地层学的具体应用方向,提出了具体工作建议。
郭庆银陈祖伊韩淑琴于金水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砂岩型铀矿
扬子陆块东南缘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红盆控矿机制
扬子陆块东南缘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重要矿集区,其中沉积-外生改造型和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铀矿床均分布在断陷红盆边缘或附近。该文通过红盆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与红盆边缘断裂的沟通效应和控矿...
张字龙漆富成何中波李治兴王文全于金水
关键词: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控矿机制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被引量:29
2010年
受周边板块离散、汇聚的影响,中-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西缘构造应力场发生了多次转变,造成不同时期盆地类型与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据此,将盆地西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7个阶段。其中,晚三叠世强烈的挤压,使盆地西侧阿拉善地块上富铀岩石剥出地表,并为盆地提供铀源;早-中侏罗世弱挤压构造背景下辫状河发育,形成了有利的含矿建造;晚侏罗世的强烈挤压,使中-下侏罗统发生构造变形并遭受地下水的渗入改造,但构造变形太强烈,影响了铀成矿的潜力;晚白垩世-渐新世早期盆地西缘整体隆升,使区内目标层长期遭受地下水渗入改造,形成了主要的铀矿化;渐新世之后,银川断陷隔断了盆地与蚀源区的联系,铀成矿作用基本停止。
郭庆银李子颖于金水李晓翠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
二连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被引量:36
2009年
二连盆地是一个大型中新生代产铀盆地,近年来在该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和找矿成果分析,建立了二连盆地找矿目标层确定的依据,提出二连盆地主要找矿目标层为赛汉组,次要目标层为二连组、伊尔丁曼哈组,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含潜水-层间氧化带型);进一步总结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判据,分析了二连盆地的找矿前景和找矿方向,指出巴音宝力格隆起带的南缘(乌兰察布坳陷北部和马尼特坳陷)是二连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最为有利的远景区。
李月湘于金水秦明宽陈戴生曹建英卫三元
关键词:二连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找矿方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