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矫东风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矿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盐岩
  • 1篇岩石
  • 1篇粘土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 1篇找矿
  • 1篇找矿潜力
  • 1篇找矿潜力分析
  • 1篇蚀变
  • 1篇蚀变岩
  • 1篇蚀变岩石
  • 1篇台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酸盐岩台地

机构

  • 4篇海南省海洋地...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巴黎第十一大...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4篇矫东风
  • 2篇万世明
  • 2篇赵德博
  • 1篇李安春
  • 1篇秦雅东
  • 1篇丘学林
  • 1篇汪校锋
  • 1篇杨守业
  • 1篇徐兆凯
  • 1篇蔡观强
  • 1篇龙根元
  • 1篇肖灯意
  • 1篇黄海波
  • 1篇张晋
  • 1篇龚红梅
  • 1篇黄杰
  • 1篇裴文强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约束西沙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厚度与速度结构
2023年
碳酸盐岩台地的沉积厚度和弹性波速度是评估珊瑚礁发育规模以及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本文根据西沙地区琛航岛和永兴岛流动地震台站所记录的远震接收函数波形,通过识别沉积底部产生的转换横波及其多次波震相,精确拾取震相走时信息。同时参考岛屿钻井资料和人工地震探测结果,计算获得了台站下方碳酸盐岩台地的沉积厚度、平均纵波速度和波速比。结果显示:永兴岛和琛航岛下方沉积体的平均纵波速度约为3.5km·s^(-1),波速比约为2.42,平均厚度分别约为1.35km和1.55km。计算获得的平均厚度与西沙钻至基底的测井结果较为一致(约1.257km)。琛航岛沉积厚度略大于永兴岛(约200m),表明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基底的起伏或与生物礁沉积相的差异有关。
黄海波丘学林丘学林矫东风韩孝辉
关键词:碳酸盐岩台地波速比接收函数
海洋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两种提取方法的对比被引量:11
2015年
黏土矿物作为海洋细粒陆源碎屑沉积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海洋沉积物来源、洋流搬运、古环境演化研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而高效地从沉积物中分离出黏土矿物组分成为开展黏土矿物研究工作的先决条件。介绍了两种提取海洋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方法——沉降法和离心法,并将两种方法所得黏土矿物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其中,黏土矿物平均含量的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得黏土矿物含量相关系数为0.96,Sig.值远大于0.05,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性;ODP1146站样品两种方法所得蒙脱石含量及伊利石含量分别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ZK001孔样品高岭石含量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两者之间黏土矿物含量在时间序列上的总体变化趋势也非常相近;粉末样XRD扫描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提取颗粒所含矿物均主要为黏土矿物,且两者之间矿物含量非常接近;另外粒度分析表明,沉降法与离心法所提取的颗粒大小均小于2μm。分析结果表明与沉降法相比,离心法提取黏土矿物同样可以准确地获取黏土矿物中蕴含的重要信息,而且提取效率较传统沉降法更高,其在海洋沉积物黏土矿物中的研究亟待得到推广。
赵德博万世明沈兴艳于兆杰矫东风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黏土矿物离心法
海南岭头地区金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根据1∶20万化探Au异常,在琼中岭头地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工作。对获得的4813个有效土壤样品进行的Au、Cu、Mo、Hg、Pb等项目的分析测试表明,海南岭头地区Au异常普遍,II级和III级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对硅化、黄铁矿化以及绢英岩化等蚀变岩石样品的Au等元素分析表明,区内西南部抱板群构成了海南岭头地区Au的主要赋矿岩系,230Ma左右琼中岩体的侵位及后期的NE、NW向断裂活动过程中,在岩浆热液和构造应力作用下,Au富集在岩体与抱板群的接触边界及断层带内。海南岭头地区西南部抱板群内、断裂带以及琼中岩体和抱板群的接触部位为有潜力的找矿靶区。
汪校锋矫东风秦雅东肖灯意
关键词:金异常地球化学蚀变岩石
南海冰期陆架风化与碳循环被引量:9
2020年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大气CO2浓度周期性演变的过程和机制是国际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前沿科学问题。迄今研究大多强调大洋深部过程的调控,忽略了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海平面巨大变化所引起的陆架风化的反馈作用。本研究基于末次冰盛期以来海南岛万泉河口、珠江口、台湾浊水溪口和南海北部台西南盆地4根岩芯沉积物粘土粒级组分的钕同位素和粘土矿物组成的分析,开展了南海及全球其他地区的风化和气候记录对比。南海西侧的东亚大陆化学风化强度在全新世明显高于末次冰盛期-冰消期,突显了末次冰期以来大陆风化演变的季风驱动;台湾则呈现较为稳定的化学风化模式,反映了高侵蚀速率条件下受限制的化学风化。台西南盆地的沉积物源持续来自台湾岛,显示出冰期的化学风化强度比全新世增强近1倍。类似记录在南海北部和南部陆坡-海盆,甚至西菲律宾海都有发现,推测为冰期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暴露风化增强所致。本研究表明,冰期热带陆架硅酸盐风化是影响冰期-间冰期碳循环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机制。
万世明秦琳杨守业杨守业赵德博张晋矫东风蔡观强裴文强龚红梅徐兆凯黄杰靳华龙李安春李安春
关键词:化学风化粘土矿物碳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