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兰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教学
  • 4篇气象
  • 4篇降水
  • 2篇视频
  • 2篇数据相关
  • 2篇数据相关性
  • 2篇数据相关性分...
  • 2篇气象站
  • 2篇自动气象站
  • 2篇相关系数
  • 2篇课程
  • 2篇课堂
  • 2篇课堂教学
  • 2篇课堂教学模式
  • 2篇教学模式
  • 2篇关联规则
  • 2篇仿真
  • 2篇仿真技术
  • 1篇地面气象
  • 1篇地面气象观测

机构

  • 14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作者

  • 14篇李晓兰
  • 8篇刘俊
  • 8篇文刚
  • 5篇王勇军
  • 3篇李卫
  • 2篇范雯杰
  • 2篇曹晓钟
  • 1篇王柏林
  • 1篇温博
  • 1篇朱君

传媒

  • 2篇气象科技
  • 2篇科技风
  • 2篇科技与创新
  • 1篇计算机时代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虚拟串口技术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实时分发系统被引量:6
2018年
目前培训上使用的地面气象观测情境教学系统,不能为气象观测实习实训同时提供实时的天气现象、观测数据异常和观测设备故障情境,不具备同时开展基于历史观测情境和实时观测情境实习实训教学的功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虚拟串口技术和局域网数据共享方法,在VC6. 0程序开发环境中,采用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相结合的程序开发思想,运用多线程方式和串口通信机制,研发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实时分发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了分钟实时观测数据、小时统计数据、分钟状态数据,在局域网内从教师机到学员机实时分发共享的功能,同时具备开展基于历史观测情境和实时观测情境实习实训教学的功能。测试应用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数据分发共享及时、稳定,满足了多学员同时开展地面气象观测情境教学的要求,大大提升了地面气象观测培训的实效,研究成果可为实时情境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王勇军刘俊刘俊刘天雄李晓兰李卫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情境教学虚拟串口
一种用于光电数字式日照计的驱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电数字式日照计的驱鸟装置,包括:设置在光电数字式日照计附近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搭载有驱鸟系统,所述驱鸟系统包括供电装置、超声波驱动装置和CPU控制模块,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组,所述...
刘俊李江明刘天雄岳婷文刚吕文忠范雯杰温博李晓兰
文献传递
基于CRA技术的华南前汛期强降水EC模式预报误差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利用CRA空间检验技术对ECMWF模式36 h时效预报的2016—2018年华南前汛期(4—6月)69个降水目标进行了检验及误差统计分析,并将预报落区偏差相似个例的环流形势及天气尺度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1)87%的强降水目标存在明显落区预报偏差,最大偏差为2.75°。偏差以经向偏差为主,其中偏北的目标多于偏南的目标,平均偏北0.6°;无系统性纬向偏差。(2)模式预报的降水面积较实况偏大的个例多。(3)不同降水落区预报偏差类型月份分布、对应的环流特征与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4月各偏差类型出现的频次相当,5月以西北型个例为主,6月东北型个例最多。西北型个例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以长波槽或东北冷涡、冷式切变线为主,西南型、东北型个例主要受南支波动与中纬度短波槽影响,低层低涡、冷、暖式切变线等出现的频次差不多。通过降水预报落区偏差较大和较小的个例对比分析,表明模式强降水落区预报偏差可能与对流组织化发展程度以及暖区是否存在有利于对流发展条件等有关。
李晓兰李晓兰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ECMWF模式
“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装备保障”课程设计
2022年
对“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装备保障”课程设计展开探索。采用文本分析法、调查法及分析归纳法展开课程培训需求调研,明确“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装备保障”课程培训需求和具体教学内容。初步形成了拟采用三维动画仿真技术、屏幕录制技术及视频可视化编辑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装备保障”课程视频课件制作及应用的思路。综上所述,“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装备保障”课程设计研发思路清晰,实施方案可行。
李晓兰刘俊刘俊王勇军文刚
关键词:教学内容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自动站观测数据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引入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分析地面观测中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不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内部一致性检查提供参考。通过对2013年全年北京南郊试验站地面气象自动观测数据的分析,统计出了强关联规则气象观测要素相应的值域分布区间。分析了相对湿度和风速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得到相对应的变化阈值;通过分析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发现能见度变化受降水影响较大,因此,统计不同等级降雨强度所对应的能见度区间值,通过分析具体降水过程,揭示能见度与降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上述相关性对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进行判定,可以为多种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李晓兰曹晓钟朱君王柏林
关键词:关联规则自动气象站相关系数
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气象教育培训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气象教育培训现代化教学方式的研究。针对气象初级岗位上岗培训,选取气象观测员上岗资格培训中“仪器观测技能实践”课程,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学习。通过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辅助,构建了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调查问卷从是否促进理解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验证了基于微视频学习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从实践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为气象教育培训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李晓兰王勇军刘俊刘天雄文刚李卫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自动站观测数据相关性分析
<正>1引言国外在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许多研究工作,对提高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率、增强设备维护效率都有重要意义[1-4]。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也开展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5-8],部分方法已经应用于现行业...
李晓兰
关键词:关联规则自动气象站相关系数
文献传递
基于三维仿真技术的降水现象仪视频课件开发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三维仿真技术,开发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的降水现象仪装备保障视频课件。根据降水现象仪视频课件教学内容,利用三维仿真技术,设计降水现象仪视频课件三维动画呈现形式降水现象仪视频课件开发的完成及其推广应用,丰富了气象装备保障学习资源库,提升了气象教育培训教学效果。
李晓兰王勇军王勇军刘俊刘天雄文刚
关键词:三维仿真技术
浅析新形势下《仪器技能实践》课程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21年
自动化改革后,县级观测业务重心依然包括观测装备维护维修。《仪器技能实践》课程因实用、操作性强等特点深受学员喜爱。关于该门课程,干部学院带领各分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面对5G时代、气象教育培训改革新形势,本文针对《仪器技能实践》课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的,以期能够提升仪器技能与实践教学培训能力。
刘俊齐玲唐恬文刚文刚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浅析气象继续教育在气象业务中的协作——以气象移动校准培训为例
2021年
气象管理部门、职能处室、科研机构、相关高校、仪器厂家等经常协作气象培训部门,举办出席各类培训班,但气象继续教育培训部门协作其他部门的情况较少,协同合作程度不够。立足于气象继续教育培训,针对气象继续教育与其他部门协同较少,以四川分院举办的两期气象移动校准维修培训班为例,提出“产学研用管”协同发展,重点阐述了气象教育培训在产学研用管联盟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旨在协同其他部门,共同促进中国气象业务蓬勃健康发展。
刘俊李晓兰文刚范雯杰边泽强
关键词:气象继续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