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8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 CT扫描中定位像对晶体辐射剂量的影响
- 目的 探讨CT扫描时不同定位像对晶体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和材料 1实验材料:SIEMENS SOMATOM Defintion Flash CT,头模(CIRS-711 HN),热释光剂量计,后处理工作站PhilipsEx...
- 刘丹丹牛延涛
- 关键词:CT晶体
- 一种医用CT三维空间分辨力检测模体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CT三维空间分辨力检测模体,所述医用CT三维空间分辨力检测模体由两组模块组成,该两组模块均由宽度与间隙相等排列的多组铝片(或其它材料)构成,所述铝片厚度约为2~3mm、各个铝片宽度在0.152mm...
- 牛延涛刘丹丹康天良虞滨滨崔莹刘云福
- 文献传递
- CT扫描中不同扫描中心对头颈部模体辐射剂量的影响
- 刘丹丹牛延涛
- 基于不同重建算法的容积再现成像在诊断鼻区线性骨折中的差异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索最佳的容积再现成像(VR)重建算法,以提高对鼻区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的成人鼻骨CT影像资料,随机选取100例鼻区线性骨折和35例无骨折患者,分别行平滑算法(Smooth)、标准算法(Standard)、锐利算法(Sharp)、骨算法(Bone)的VR后处理。两名放射医师以双盲法对VR有无骨折、鼻骨孔显示及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相同协议对CT质控模体进行扫描,并测量不同重建算法模体图像的噪声功率谱(NPS),任务传递函数(TTF)和可检测性指数(d′)。结果:医师对鼻区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在VR_Standard、VR_Sharp和VR_Bone之间存在差异,VR_Sharp的鼻骨孔显示评分高于VR_Standard,并且VR_Sharp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VR_Standard和VR_Bone;随着重建算法锐利程度的增加,噪声量和空间分辨力逐渐增加;Standard组、Sharp组和Bone组的NPS峰值和TTF_(50%)分别为(225.85 HU^(2)·mm^(2),0.42),(416.67 HU^(2)·mm^(2),0.53)和(1888.20 HU^(2)·mm^(2),0.8)。当待测目标直径为1 mm时,Sharp组的值最高。结论:VR_Sharp对鼻区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最佳,能更好的发挥VR在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 鲁新亮陶建华马文涛康天良刘丹丹张永县牛延涛刘云福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鼻骨容积再现
- 一种医用CT三维空间分辨力检测模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CT三维空间分辨力检测模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检测模体用于检测CT空间分辨力即高对比分辨力成像性能,其根据现代多排螺旋CT容积数据采集中对X、Y、Z轴方向以及任何断面方向空间分辨力的测试和评价要求而设计...
- 牛延涛刘丹丹康天良虞滨滨崔莹刘云福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成年人CT扫描辐射剂量和诊断参考水平的探讨
- 2025年
-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部分医院成年人CT辐射剂量的调查,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的CT辐射剂量现状和诊断参考水平(DRL)。方法2023年9月至12月在北京市调查50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7家,二级医院3家。在状态检测合格的常用CT设备上收集颅脑逐层、颅脑螺旋、颅脑灌注、鼻窦、颈部、常规胸部、低剂量胸部、上腹部、盆腔、腹部盆腔联合扫描、胸腹盆联合扫描、腰椎、CT尿路成像(CTU)、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颅脑CTA、颈部CTA、主动脉CTA,双下肢CTA,膝关节共20个检查项目,每个项目每台设备连续随机采集最多50例辐射剂量数据。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作为剂量参量,得到每家医院每个检查项目的中位数,各家医院的中位数按照大小排列,取75%位数为北京市本地DRL。将所得DRL与国内、国际相关放射防护组织发布的DRL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26031个成年病例的CT辐射剂量数据,经逐一检查剔除35个无效数据,剩余25996个有效数据。全市范围内不同的CT使用单位,同一检查项目的CTDI_(vol)、DLP和扫描期相存在差异。CTDI最大的5种检查项目为颅脑灌注、颅脑逐层、颅脑螺旋、冠状动脉CTA(回顾性扫描方式)、鼻窦等,DLP最大的5种检查项目为CTU、颅脑灌注、双下肢CTA、胸腹盆腔连扫、主动脉CTA,其中CTU的CTDI_(vol)虽然仅为16.9 mGy(75%位数),但DLP却高达2394.9 mGy·cm(75%位数)。调查显示北京市大部分检查项目的DRL低于国内外国家级DRL,少部分检查项目的DRL略高于后者。结论北京市当前的CT剂量水平与国内外发布的国家级DRL存在差异性,需要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建立本地DRL。
- 张宗锐康天良李振涛张永县刘丹丹曲晓霞牛延涛
- 关键词:CT
- CT扫描中定位像对乳腺辐射剂量的影响
- 目的 探讨CT扫描时不同定位像对乳腺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和材料 1实验材料:SIEMENS SOMATOM Defintion Flash CT,体模(胸部PBU-2),热释光剂量计,后处理工作站Philips Exten...
- 刘丹丹牛延涛
- 关键词:CT乳腺
- 床位高度对定位像剂量的影响
- 目的 探讨CT扫描时,不同的床位高度对定位像剂量的影响.方法 1.材料: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长16cm五孔模体,10cm长杆电离室,CT Dose Profile An...
- 虞滨滨张永县刘丹丹牛延涛
- 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对CT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的模体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下行头颈部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改变对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下,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分别手动选择70、80、100、120和140 kV,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每种管电压下定位像扫描3次,再进行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定位像和螺旋扫描的累积值。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CTDIvol累积值。最后通过计算品质因数(FOM),找到最优化的管电压值。结果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时,头颈部自动选择120 kV和108 mAs,胸部自动选择80 kV和167 mAs。自动管电流模式时,手动选择7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779和4.070 mGy),14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2.571和25.670 mGy)。7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698和0.900 mGy),14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3.452和7.400 mGy)。CNR值在眼眶和C5椎体上缘层面分别为51.30-118.36和80.78-173.12,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分别为50.15-129.58和49.63-115.40。FOM因子在眼眶层面80 kV最大,在C5椎体上缘层面120 kV最大,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都是70 kV最大。头颈部模体最佳管电压:眼眶层面手动100 kV,颈部层面自动管电压模式(120 kV)。胸部模体最佳管电压:手动100 kV。结论 管电压的选择对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常规CT扫描,手动100 kV适合眼眶区域扫描,自动120 kV适�
- 刘丹丹·崔莹赵波张永县牛延涛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管电压
- CT管电压对鼻窦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CT管电压在鼻窦扫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离体头颅标本,在逐层扫描方式下,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管电压(70、80、100、120、140 kV),对鼻窦区域进行扫描。噪声指数(NI)厂家默认为9,自动管电流调制,Smart mA设置为对应管电压下的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为120 mm。进行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层厚均为0.625 mm。按照临床实践的基线重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层厚2 mm。在横断面的中心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兴趣区测量CT值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同时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图像品质因子(FOM)。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和1名主管技师采用双盲法对实验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5分制标准计分。结果实验所得影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在骨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100和80 kV的CNR分别为66.98、64.75,高于管电压为70、120、140 kV的CNR值(51.61、61.56、57.76)。CTDIvol最大值为34.11 mGy(140 kV),最小值为17.45 mGy(70 kV)。管电压100 kV时的FOM值为152.26。在软组织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80 kV的CNR为195.62,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39.46、154.49、148.06、155.58)。管电压80 kV时的FOM值为1273.56,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114.56、809.98、735.63、709.62)。结论CT头颅标本鼻窦逐层扫描中,临床怀疑骨质病变时,优先选择骨算法100 kV;临床怀疑软组织病变时,优先选择软组织算法80 kV时,所得的图像质量最佳且受检者辐射剂量较低。
- 吴建兴牛延涛张永县张丽丽刘丹丹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鼻窦管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