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阳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呼伦湖冰封期与非冰封期营养盐与离子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明确近年来呼伦湖富营养化特征,同时揭示呼伦湖水化学组成、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连续3年对呼伦湖冰封期与非冰封期湖水进行采样,对湖冰(上层冰、中层冰、下层冰)进行分层采样,综合运用Arcgis空间插值、Piper三角图、Gibbs图等方法对总氮(TN)、总磷(TP)、阴阳离子在冰体与水体中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冰封期呼伦湖水体TN、TP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318~3.124、0.188~0.231 mg·L^(-1);非冰封期分别为2.148~2.428、0.149~0.277 mg·L^(-1)。呼伦湖水体TN、TP浓度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相似特征且迁移变化趋势一致,水体营养盐浓度主要受降水与径流影响,克鲁伦河与乌尔逊河等入湖河流对湖水营养盐浓度有良好的稀释作用。水体营养盐浓度分布呈现南部高于北部,且存在着由南向北的迁移变化过程,其中,呼伦湖小河口风景区(A10)、乌尔逊河入湖口(F9)、乌都鲁渔场(I5)采样点营养盐浓度随季节变化显著。同年冰封期水体TN、TP浓度大于冰体浓度,垂直方向上营养盐浓度表现为上层冰>下层冰>中层冰,不同冰层间营养盐迁移模型宏观解释了营养盐分布特征的成因。Piper三角图表明呼伦湖水化学类型以K^++Na^+-HCO_3^--CO_3^(2-)-Cl^-型为主。Gibbs图显示呼伦湖水体离子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与蒸发作用影响,其中,水体阳离子只受蒸发作用控制,水体阴离子受蒸发作用与岩石风化共同控制。不同时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表明,阳离子浓度分布集中且稳定,阴离子浓度存在显著的周期差异性,其中,NO_3^-与NO_2^-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 韩知明贾克力赵胜男孙标王旭阳
- 关键词:冰封期营养盐离子
- 达里诺尔湖近2400年以来Hg元素含量变化及环境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汞(Hg)元素作为一种全球性循环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揭示寒旱区达里诺尔湖沉积物的Hg污染历史及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中Hg污染的影响,通过采集湖泊沉积物岩芯(编号DL1),在建立DL1岩芯沉积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粒度特征、总有机质(TOC)含量等指标参数的变化,对DL1岩芯记录的地质历史上的Hg含量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记录的Hg元素污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400~1400 cal.a BP,Hg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期间降水量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气候显著干旱;1400~200 cal.a BP,Hg含量相对稳定,呈小幅度波动变化,对应了区域气候的干-湿交替;近200 cal.a BP以来,Hg含量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整体上,地质历史上DL1沉积物中Hg含量变化受气候干冷-暖湿交替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大.而近200 cal.a BP来Hg与TOC等指标间显著正相关,则显示了沉积物中有机质可能吸附了大量的Hg元素,使其呈顶端富集趋势,进而对湖泊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 郝世祺张生李文宝史小红赵胜男朱永华杨旭王旭阳
- 关键词:沉积物汞环境意义
- 内蒙古中部达里湖沉积物粒度及营养盐垂直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对达里湖湖中心柱状沉积岩芯总氮(TN)、总磷(TP)、有机质(OM)和粒度指标的测试与分析,探讨其垂向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营养盐TN、TP和OM的含量分别为2.12~3.71 g/kg、0.48~0.74 g/kg和4.71%~7.97%,平均值分别为2.98 g/kg、0.64 g/kg和6.29%。1832~1941年,TN、TP和OM含量较为稳定且含量较低;1941~1965年,TN和TP含量不同程度上先增加后减小,OM含量呈减小趋势;1965~2011年,TN、TP和OM含量整体上表现为增加趋势。沉积物中C/N值显示有机质及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为浮游动植物,沉积物粒级组成以粘土为主。沉积物中OM与TN和TP极显著相关,说明沉积物中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有机质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也有相当紧密的关联;TN与TP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说明沉积物氮、磷在沉积行为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沉积物中TN、TP和有机质与粒径小于4μm的颗粒正相关,与其它粒径的颗粒负相关。
- 郝世祺张生李文宝赵胜男杨旭王旭阳于瑞雪
- 关键词:沉积物TPTN粒度
- 封闭型内陆湖泊夏季氮素赋存特征——以达里诺尔湖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氮素是影响湖泊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受气候干旱及上游用水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封闭性内陆湖都面临着湖面萎缩、湖水因营养盐浓度增加而逐渐恶化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高原境内封闭型内陆湖泊——达里诺尔湖为例,于2017年夏季采集湖水、间隙水、沉积物、入湖河流等样品。对湖泊氮素赋存特征、迁移趋势做出分析,并且对入湖河流携带的氮素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氨氮(NH_4^+-N)是上覆水中占比例最高的形态氮。总氮(TN)、硝酸盐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含量随水深从浅到深基本保持不变。只有B6、E2、E5样点的NH_4^+-N在水深1.5 m向下处含量有所波动。表层沉积物TN均值2 809.97 mg·kg^(-1),可交换态氮占TN含量6.74%;河水中占比例最高的形态氮是NO_3^--N,四条入湖河流中,TN、NH_4^+-N含量最高的是沙里河,NO_3^--N含量最高的是亮子河;每年由入湖河流携带入湖的TN量为120 t。总体来看,达里诺尔湖氮素赋存特征为:NH_4^+-N是上覆水的主导形态氮,TN及各形态氮含量在不同深度水层掺混均匀,无明显的分层现象。沉积物TN含量较高且氮素迁移能力较强。TN、NO_3^--N、NO_2^--N表现为由沉积物到上覆水的释放状态,而NH_4^+-N则以上覆水到沉积物的吸附状态为主。河流的输入对湖水TN含量有稀释作用,但会增加湖水NO_3^--N的负荷。
- 杨旭李畅游李文宝史小红赵胜男王旭阳
-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氮素入湖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