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安
- 作品数:48 被引量:3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骨盆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早期延误诊断的原因及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51例骨盆肿瘤患者早期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式。结果51例患者中36例早期延误诊断,术后42例达到肿瘤局部控制,9例局部复发,其中7例死于远隔脏器转移,2例带瘤存活。复发率为18.2%。结论骨盆肿瘤早期容易延误诊断。采用原位分离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技术治疗骨盆肿瘤安全有效。
- 沈万安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程虹
- 关键词:骨盆肿瘤微波高温
- 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回顾分析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与术后康复。方法 89例两个或三个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患者 ,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 ,分别行单侧或双侧开窗 ,潜行扩大减压 ,髓核摘除手术 ,开窗数 2~ 6个。结果 获得随访 6 2例 ,优 2 5例 ,良 30例 ,可 7例 ,优良率为 88.7%。结论 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是在保留脊柱稳定性的同时彻底解除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必要手段。
- 孙宏慧沈万安周勇郑联合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康复
- 双螺纹Schanz钉系统加椎体间植骨治疗Ⅱ~Ⅲ度腰椎滑脱症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双螺纹Schanz钉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中复位固定效果。方法特异性的选择Ⅱ~Ⅲ腰椎滑脱患者,应用双螺纹Schanz钉棒系统,通过术前、术后的影像学分析,观察滑脱被复位及融合的情况。结果本组26例患者得到完整随访,临床效果满意,达到解剖复位23例。结论双螺纹Schanz钉系统在Ⅱ~Ⅲ度腰椎滑脱的治疗中可以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提高了临床疗效,避免了长节段融合所带来的弊病。
- 杨振邦刘志富刘世平沈万安刘烈东
- 关键词:内固定腰椎滑脱植骨融合
- 抗肝癌sFv-TNF-α基因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的建立
- 2003年
- 目的 :将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 (sFv -TNF -α)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包装并筛选具有高滴度感染性重组病毒产生细胞系。方法 :用平 -粘末端连接方法将sFv-TNF -α克隆至pLXSN ,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PA31 7包装细胞并测定病毒滴度 ,用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鉴定重组逆转录病毒细胞系。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LXSN -sFv-TNF -α ,筛选出一株cfu >1× 1 0 9·L- 1 的感染性重组病毒产生细胞系C2 2 。结论 :外源基因整合到转染细胞DNA中并表达 。
- 程虹刘彦仿张惠中沈万安
- 关键词:肝癌基因转染免疫组化
- 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在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的表达
- 2003年
- 目的 构建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肝癌细胞系 SMMC- 772 1中表达。方法 采用PCR方法在抗肝癌 s Fv的 5′端引入引导序列使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分泌 ,在其下游连接人 TNF- α基因 ,构建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基因 ,并将该基因克隆入带有 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进行瞬时表达。结果 DNA序列分析证实在 s Fv的 5′端引入正确的 6 0 bp引导肽序列 ,酶切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融合 GFP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 SMMC- 772 1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融合荧光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并表达了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融合 GFP基因 。
- 程虹刘彦仿张惠中沈万安陶开山张静马福成
- 关键词:免疫毒素绿色荧光蛋白GFP
- 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病毒包装细胞系的建立
- 2000年
- 人类基因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针对先天性和获得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方案进入临床试验,同时,逆转录病毒作为介导基因转染的载体也是目前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基因转移方法.迄今所掌握的研究资料表明,接受逆转录病毒介导基因治疗的患者中尚未发现因病毒感染导致的不良反应.因此,我们选择改造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pLXSN,将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sFv-TNF-α)
- 程虹刘彦仿张惠中沈万安
- 关键词:肝肿瘤逆转录病毒科基因疗法克隆包装细胞
- 经皮穿刺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2001年
- 孙宏慧郝家骥范清宇沈万安
- 关键词:胶原酶溶核术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
- 四肢成骨肉瘤原位分离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治疗肢体关节功能评价
- 对肢体成骨肉瘤患者而言,现有的“截除加重建”保肢方法各有优缺点.探索新的、理想的保肢技术治疗肢体成骨肉瘤已成为目前矫形外科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温能杀灭肿瘤细胞已成共识.自1992年开始,我们创用了原位分离插入式微波...
- 周勇范清宇马保安张明华沈万安
- 文献传递
- 原位分离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治疗四肢成骨肉瘤肢体关节功能学结果评价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评价原位分离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治疗四肢成骨肉瘤功能学结果。方法从手术技术、肢体关节功能等方面全面综合评价此方法临床应用后肢体关节功能学结果。结果平均随访4.9年。16例术后8个月~2年内因肿瘤转移死亡。72例存活,生存率为74%。72例肢体成骨肉瘤存活者中,5例因局部复发截肢,3例局部复发行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融合术治愈。72例肢体关节功能,优良50例,可7例(包括3例大段异体骨融合术患者),5例佩戴义肢患者功能为差。优良率为70%。结论该法治疗后肢体关节功能优良,优良率70%,方法创新、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
- 周勇范清宇马保安张明华沈万安
- 关键词:高温成骨肉瘤肢体关节功能学
- 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分析(英文)被引量:7
- 1999年
- 目的: 分析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 为其临床治疗及降低复发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析21例长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首次手术方式、肿瘤所在部位、病理骨折与否、Jaffe's 病理分级、Cam panicci's放射线分级等, 总结相关的复发因素. 结果: 本组41例肿瘤中复发者21例. 21例中Jaffe's病理诊断与首次比较, 17例无变化; 按Cam panicci's放射诊断标准, 首次19例为Ⅱ, Ⅲ级. 12例位于胫骨近端; 11例首次术前即伴局部病理性骨折, 占52.4% . 所有病例均被施予单纯瘤内刮除术, 7例肿瘤残腔经烧灼等辅助处理. 结论: 长骨骨巨细胞瘤复发相关因素复杂多样, 肿瘤复发与Jaffe's 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但Cam panicci's分级越高, 则复发率越高; 局部病理性骨折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 单纯瘤内刮除术可致较高比例的肿瘤复发, 而相关的烧灼瘤壁等辅助治疗措施, 不能替代彻底的肿瘤切除术.
- 周勇范清宇马保安张明华叶军沈万安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复发刮除术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