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双双

作品数:21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癌组织
  • 6篇蛋白
  • 6篇直肠
  • 5篇结直肠
  • 5篇肠癌
  • 5篇KISS-1
  • 4篇直肠癌
  • 4篇肿瘤
  • 4篇胃癌
  • 4篇细胞株
  • 4篇肺癌
  • 4篇肺癌组织
  • 3篇生物学
  • 3篇结直肠癌
  • 3篇表达及意义
  • 2篇蛋白表达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原代细胞

机构

  • 21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承德市中心医...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作者

  • 21篇韩双双
  • 14篇于卫芳
  • 11篇李超
  • 6篇赵云霞
  • 6篇段志英
  • 6篇王嘉
  • 5篇赵增仁
  • 4篇朱振龙
  • 4篇翟从劼
  • 4篇王丽红
  • 4篇刘德华
  • 4篇田博
  • 3篇张丽静
  • 3篇许浩然
  • 2篇范红云
  • 2篇孙佳玮
  • 2篇孙武装
  • 2篇王欣
  • 2篇朱秀芳
  • 2篇王鹏羽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4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iss-1、Kiss-1R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亲吻素(kisspeptin 1,Kiss-1)、亲吻素受体(kisspeptin 1receptor,Kiss-1R)2种蛋白在胃腺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腺癌组织40例,癌旁胃正常黏膜组织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Kiss-1、Kiss-1R2种蛋白在2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Kiss-1及Kiss-1R蛋白在胃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癌旁胃正常黏膜组织(P<0.01);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Ⅲ+Ⅳ期胃腺癌组织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胃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浸润深度胃腺癌组织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胃腺癌组织中Kiss-1R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ss-1与Kiss-1R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Kiss-1在胃腺癌进展过程中发挥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其有潜力成为判断胃腺癌转移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Kiss-1/Kiss-1R信号通路有望成为胃腺癌治疗的有效干预靶点。
姜海斌王景广杨明韩双双韩双双刘德华
关键词:胃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KT1、PDC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NSCLC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肺泡组织为肺泡对照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支气管断端组织为支气管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标本中的AKT1、PDCD4,并分析NSCLC组二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支气管对照组和肺泡对照组相比,NSCLC组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P均<0.05。NSCLC组AKT1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NSCLC组中PDCD4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AKT1和PDCD4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436,P=0.021),在肺鳞癌组织中无关(r=-0.012,P=0.931)。结论 NSCLC组织中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NSCLC的诊治和预后判断。
王嘉吕艳超许浩然韩双双朱振龙
关键词:肺泡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结直肠癌组织Kiss-1蛋白表达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Kiss-1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份结直肠癌肿瘤组织(结直肠癌组)、49例份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32例份结直肠腺瘤组织(结直肠腺瘤组)中的Kiss-1蛋白,并分析Kiss-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结直肠腺瘤组、正常对照组Kiss-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53%、53.13%、57.14%,结直肠癌组与结直肠腺瘤组、正常对照组比较,P均<0.05。无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TNM分期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者(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蛋白表达降低,Kiss-1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
李超韩双双吕璐朱振龙赵增仁于卫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腺瘤KISS-1蛋白
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对比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BM)和内镜下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ap)对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行内镜治疗并获随访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82例,其中行MBM治疗50例(MBM组),EMR-Cap治疗32例(EMR-Cap组)。分析内镜下切除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完整切除率、治疗成功率、病灶大小和侵及周径、治疗时间、并发症、治疗费用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MBM组完整切除率及治疗成功率与EMR-Ca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M组切除病变长度及累及周径显著大于EMR-Cap组(P<0.01);MBM组平均治疗用时显著短于EMR-Cap组(P<0.05);MBM组合并出血及狭窄发生率与EMR-C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M组平均治疗费用显著低于EMR-Cap组(P<0.05);术后随访MBM组复发率与EMR-C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M与EMR-Cap均为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MBM较EMRCap具有切除范围大、治疗用时短、易于掌握、花费少等优点。
段志英李超马彩芬韩双双王欣田博魏字坦于卫芳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
miR-150和miR-134在结直肠癌及腺瘤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miR-150和miR-134在结直肠癌与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与29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miR-150和miR-134表达,并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miR-150在腺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而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miR-134在腺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0.05),但在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50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P=0.033,P=0.041);miR-134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miR-150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有潜在的抑癌作用,miR-150和miR-134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均发生异常,提示两者均可能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于卫芳翟从劼樊智彬韩双双张丽静赵增仁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腺瘤微RNAS
肺癌组织中Smad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Smad1蛋白在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肺癌组)、25例正常肺泡组织(肺泡对照组)及29例正常支气管组织(支气管对照组)中Sma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Smad1蛋白在肺癌组和肺鳞状细胞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肺泡对照组和支气管对照组(P<0.01);Smad1蛋白在肺腺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肺泡对照组和支气管对照组(P<0.01);Smad1蛋白的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 Smad1蛋白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癌作用,有潜力成为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预警指标。
王嘉韩双双褚茜茜孙武装朱振龙王丽红孙佳玮
关键词:肺癌肺泡支气管免疫组织化学
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应用价值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采取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探讨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spectral focused imaging, SFI)及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ariable intelligent staining technology, VIST)对于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5月, 采用同一技术方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将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白光组和新光学染色组, 采取序贯检查方式(白光→新光学染色或新光学染色→白光), 分别记录两组先行白光或先行新光学染色检查时的内镜诊断结果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两组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皱襞肿大、结节性胃炎和弥漫性发红5个方面进行内镜胃癌风险评分。结果共入组病例合计419例, 白光组208例, 新光学染色组211例。结合内镜及病理学结果, 对胃内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期癌病变, 白光组检出率分别为:28.9%、40.4%、64.9%、17.8%、0.5%、0.5%, 新光学染色组检出率为:30.8%、42.7%、62.6%、15.2%、2.8%、0.5%, 检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计算国产内镜诊断各类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对胃黏膜萎缩的诊断白光组分别为92.9%、61.3%、74.0%、61.9%、92.7%, 新光学染色组(SFI模式)为94.4%、64.5%、77.3%、66.4%、94.0%;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 白光组为68.1%、72.6%、69.7%、82.1%、55.2%, 新光学染色组(VIST模式)为87.1%、89.9%、88.2%、93.5%、80.7%,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 13C-UBT)结果为金标准, 对HP感染判断, 白光组为90.2%、84.3%、87.4%、86.8%、88.2%, 新光学染色组为92.6%、77.1%、85.4%、82.2%、90.1%;胃癌风险评分≥4分的病例, 新
韩双双邬瑞金陆一峰王静李超田博王世卉王欣于卫芳刘枫胡端敏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肠上皮化生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mTOR、p70s6k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及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70s6k)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作为肺癌组,取患者肺癌同侧远端的肺泡正常组织46例份作为对照组1,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50例份为对照组2。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组织中的p-m TOR及p70s6k蛋白,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肺癌组、对照组1、对照组2 p-m TOR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29%、17.39%、32.0%,p70s6k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37%、21.74%、32.00%,肺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相比,P均<0.01。非小细胞肺癌低分化p-m TOR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P<0.01)。肺癌组织中p-m TOR和p70s6k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P=0.003 2)。结论p-m TOR、p70s6k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肺癌的指标或抗癌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许浩然吕艳超韩双双王丽红岳洪娟王嘉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GPX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胃癌组和胃炎组血标本中的GPX3甲基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的GPX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1胃癌组GPX3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胃炎组(P<0.01);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GPX3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胃癌组GPX3甲基化程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情况、TNM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GPX3蛋白表达较癌旁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GPX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胃癌组GPX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情况、TNM分期无关(P>0.05);3胃炎组GPX3蛋白表达与癌旁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PX3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通过下调GPX3蛋白表达,参与胃癌发生和促进淋巴结转移,有潜力成为诊断胃癌、判断预后的预警分子指标和临床治疗中的基因调控靶点。
范红云李超褚茜茜段志英韩双双于卫芳
关键词:胃癌甲基化
Kiss-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siRNA-Kiss-1(Kiss-1 的小干扰RNA)下调Kiss-1 的表达后,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 在胃癌细胞系MGC-803 中的表达情况,验证转染成功后,观察胃癌细胞株MGC-803 的细...
韩双双何蕴灏赵云霞褚茜茜于卫芳
关键词:胃癌增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