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曦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386例慢性腹泻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
- 2007年
- 李志晋詹丽英马春曦彭国林
- 关键词:腹泻结肠镜
- 谷氨酰胺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胸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成谷氨酰胺组(n=31)和对照组(n=31),2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从放疗的第1天至放疗结束后2周,谷氨酰胺组在早、中、晚三餐餐后30min和睡觉前服用0.15g·L-1谷氨酰胺25mL;对照组服用生理盐水,用法用量同谷氨酰胺组。采用临床症状RTOG评分标准和内镜Kuwaht’s评分系统比较2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症状RTOG评分谷氨酰胺组2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2.58%,3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3.22%;对照组分别为61.29%、12.90%,对照组均显著高于谷氨酰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Kuwaht’s评分谷氨酰胺组2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55.56%,对照组显著高于谷氨酰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可减轻放疗对食管的毒性。
- 马春曦邓兰彭国林杨尚凌宋建文许丽娟
- 关键词:谷氨酰胺胸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 双歧杆菌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便秘型IBS患者均采用双歧杆菌胶囊0.7g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为28d。观察50例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8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50例患者治疗后腹痛发生时间、腹痛发生次数、排便时腹痛、腹胀和排便性状异常比率、排便次数异常比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在服药期间,发生腹泻1例,发热1例,经详细询问病史及行其他辅助检查后判定与服用双歧杆菌胶囊无关。结论双歧杆菌可明显地改善便秘型IBS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 詹丽英彭国林李志晋马春曦徐红玲
- 关键词:疗效
- 跨海作战血液保障的问题和对策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索与跨海作战情况下血液保障相适应的血液保障对策。方法分析跨海作战情况下血液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跨海作战血液保障的对策。结果跨海作战情况下的血液保障不同于普通战争时的血液保障,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血液保障模式。结论要从战前充分准备,战时持续保障,战后及时总结三方面着手建立应对跨海作战血液保障的对策。
- 汪东剑马春曦余维涛袁清
- 关键词:战时血液保障
-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及硬化等联合治疗的比较观察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对比观察内镜下套扎(EVL)后追加硬化剂注射(EV S)即EVL+EV S联合序贯治疗与单纯EVL及EV 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为46例、38例、36例分别接受EVL、EV S、EVL+EV S治疗。对三组治疗后急诊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发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总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急诊止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均在90%以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再发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三组比较,EVL组明显高于EV S及EVL+EV 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三组中EV S组明显高于EVL及EVL+EV S组(P<0.05)。结论EVL+EV S疗效优于单纯EV S、EVL,是目前治疗EVB较理想的方法。
- 曾素琴吕仁发赵勇凯马春曦
- 关键词:内镜套扎食管静脉曲张
- 双歧杆菌治疗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马春曦彭国林詹丽英李志晋张晓云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肝硬化患者双歧杆菌免疫功能低下门脉高压
- 泮托拉唑联合格拉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8例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54例。2组化疗方案均采用顺铂60~75mg.m-2+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疗程,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2组预防恶心呕吐:A组化疗时,第1个疗程采用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生理盐水100mL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1次.d-1,第1-3天;格拉司琼注射液3mg+生理盐水10mL化疗前30min静脉注射,1次.d-1,第1-3天;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生理盐水100mL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1次.d-1,第1-3天。化疗第2个疗程采用西米替丁800mg+生理盐水100mL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1次.d-1,第1-3天。B组化疗时,第1个疗程采用西米替丁800mg+生理盐水100mL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1次.d-1,第1-3天;格拉司琼注射液3mg+生理盐水10mL化疗前30min静脉注射,1次.d-1,第1-3天;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生理盐水100mL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1次.d-1,第1-3天。化疗第2个疗程采用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生理盐水100mL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1次.d-1,第1-3天。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头痛、头晕、乏力、腹痛、腹泻、口干、失眠)。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头痛、头晕及乏力、腹痛、腹泻、口干、失眠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疗效。
- 马春曦彭国林邓兰
- 关键词:泮托拉唑格拉司琼西米替丁顺铂恶心呕吐
- 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替代后肠黏膜组织学变化及对代谢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许多报道指出,尿流改道后会出现代谢紊乱和病理生理的变化,但是这些用肠道重建膀胱替代手术引起的代谢紊乱主要与肠管类型及长度相关。目的:观察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替代后贮尿囊黏膜的变化及对代谢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0-06/2008-11在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泌尿外科完成。对象:33例膀胱癌患者,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岁。对照组为25例经胃肠镜活检无乙状结肠疾病史者。方法: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尿的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进行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分析新膀胱引流管拔管前后血电解质、肌酐和尿素的变化,并对其中13例患者的贮尿囊黏膜于术前、术后36个月取材作病理学检查。对照组为25例无乙状结肠疾病史者乙状结肠黏膜。检测项目包括肠黏膜厚度及腺体数目。主要观察指标:手术前、拔管前后电解质、肾功能和酸碱平衡、黏膜层厚度、腺体数目。结果:30例患者术后血电解质、肌酐和尿素均保持在正常范围,拔管前后电解质、肌酐和尿素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例患者表现有轻度的酸中毒。对照组手术前后结肠黏膜镜下改变不明显,基本保持了正常的组织结构。手术组术后黏膜层厚度变薄[(577.6±169.4),(412.5±114.7)μm,P<0.05],肠腺排列疏松,间质稀少,单位腺体数目减少[(26.4±3.5),(15.2±2.7)个/HP,P<0.05]。术后新膀胱内的肠绒毛逐渐萎缩,肠上皮细胞未见增生及恶性改变。结论: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替代后肠黏膜层厚度变薄,肠腺排列疏松,间质稀少,单位腺体数目减少,人体代谢无明显变化。
- 夏维木刘定益王名伟周文龙王健徐玉生张立马春曦陈荣剑叶永峰
- 关键词:膀胱切除乙状结肠新膀胱代谢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晚期恶性肿瘤营养状况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及对癌性恶病质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32例接受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脂肪酸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脂肪酸组静脉输注中长链脂肪乳0.9 g/(kg·d)和n-3 PUFAs多不饱和脂肪酸0.1 g/(kg·d),对照组输注中长链脂肪乳1 g/(kg·d),营养支持治疗,疗程为7 d,治疗期间同时对症处理疼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Karnofsky评分的评定和清晨空腹血清白蛋白值的测定,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脂肪酸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结果显示,显效9例,有效11例,稳定3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30.3%;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结果显示,显效2例,有效3例,稳定3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酸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测量值变化结果显示,显效2例,有效7例,稳定4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13.6%;对照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测量值变化结果显示,显效1例,有效4例,稳定4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添加n-3 PUFAs的营养治疗,可增加KPS评分值,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助于治疗恶病质,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马春曦邓兰彭国林杨尚凌王学群许丽娟
- 关键词:N-3多不饱和脂肪酸晚期肿瘤恶病质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抗凝和纤溶功能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被引量:1
- 1999年
- 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机制涉及多方面因素。肝硬化患者抗凝和纤溶功能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已有诸多报导,但研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者与其关系的报告甚少。本文通过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抗凝和纤溶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肝硬化非出血组及正...
- 马春曦周智勇杨尚凌吴法喜
- 关键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抗凝功能纤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