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晋
- 作品数:45 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miR-22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miR-22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手术标本。应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4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24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在108例结肠癌组织miR-224阳性表达率为66.67%,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结肠癌组织中miR-224比癌旁组织高出(3.88±0.46)倍(P<0.05)。随着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进展miR-224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临床Ⅲ/Ⅳ期、Ⅰ/Ⅱ期中结肠癌miR-224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都显著增高(均P<0.001),miR-224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显著增高(P<0.001)。结论 miR-224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 叶晶珠詹丽英李志晋徐红燕郑马亮
- 关键词:结肠癌
- FICE放大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结合放大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的398例患者的资料,行FICE放大内镜检查者178例(FICE组),普通内镜检查者220例(普通内镜组)。内镜下对患者胃黏膜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FICE组对胃黏膜小凹形态进行分型。结果 FICE组内镜下CAG胃黏膜具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胃小凹的增宽且分布稀疏,胃黏膜病灶区的胃小凹形态主要表现为C、D及E型。FICE组对CAG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6.2%、93.0%、87.5%、92.1%,均明显优于普通内镜组的69.1%、37.3%、85.5%、57.1%、72.5%(P<0.05)。结论 FICE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诊断CAG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都较理想,并可精确地引导活检,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詹丽英李志晋胡俊叶晶珠童春华
- 关键词:放大内镜
- 双歧杆菌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胶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便秘型IBS患者均采用双歧杆菌胶囊0.7g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为28d。观察50例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8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50例患者治疗后腹痛发生时间、腹痛发生次数、排便时腹痛、腹胀和排便性状异常比率、排便次数异常比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在服药期间,发生腹泻1例,发热1例,经详细询问病史及行其他辅助检查后判定与服用双歧杆菌胶囊无关。结论双歧杆菌可明显地改善便秘型IBS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 詹丽英彭国林李志晋马春曦徐红玲
- 关键词:疗效
- 乌司他丁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溃疡性结肠炎 (UC)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成年Wistar鼠 ,随机分为四组 ,正常组 (A组 )、溃疡性结肠炎组 (B组 )、柳氮磺胺吡啶 (SASP)治疗组 (C组 )、乌司他丁治疗组 (D组 ) ,用三硝基苯磺酸 (TNBS)诱导实验性UC的大鼠模型 ,A、B二组用生理盐水处理大鼠。用药治疗 2周后 ,分别观察各组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以及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乌司他丁、SASP可使实验性UC大鼠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MDA、含量明显下降 ,SOD活性上升 ,并可明显减轻其结肠急性损伤程度及病理学的改变 ,且乌司他丁组疗效优于SASP组。结论 乌司他丁对UC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可能的机制为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清除自由基。
- 李志晋黄纯炽宋卫生余建林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乌司他丁肿瘤坏死因子丙二醛
- ^(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重症肝损害50例临床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碘-131(131I)在治疗Graves病合并重症肝损害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收治的50例使用131I治疗Graves病进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观察记录,比较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以及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相比,患者上述肝功能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重症肝损害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叶晶珠李志晋郑伟坤郑马亮项斌辉
- 关键词:碘-131GRAVES病重症肝损害
-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放大结肠镜在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放大结肠镜在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4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新生物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01例,采用FICE放大结肠镜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分型,同时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01例患者共发现大肠新生性病变152个。病理检查诊断为:非肿瘤性病变45个,肿瘤性病变107个。FICE放大结肠镜对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4%(142/152)、85.7%(42/49)、97.1%(100/103)。结论 FICE放大结肠镜可以观察病变黏膜表层微细结构及毛细血管的形态,对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符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詹丽英李志晋胡俊叶晶珠童春华
- 关键词:癌前病变
- 微小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潜在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潜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06-2016-05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7例,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名。采用miRNA提取分离试剂盒提取肝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的总RNA,并利用polyA尾修饰法将miRNA反转录为cDNA第一链,之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miRNA含量进行检测。观察肝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miR-122、miR-199、miR-451、miR-181和miR-21的含量。结果肝癌组织中miR-122、miR-199和miR-451含量均低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含量(P<0.05),miR-181和miR-21含量均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含量,P<0.05。结论由于肝癌与miRNA的关系密切,因此,miRNA可作为诊断肝癌的辅助指标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童春华李新建李志晋
- 关键词:肝癌微小RNA
- miR-9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分析miR-9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中的意义。方法采用TagMan MGB探针法定量分析101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R-93的表达;利用反义技术降低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的miR-93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肠癌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在101例结肠癌组织中,53.47%(54/101)的结肠癌组织miR-93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反义miR-93转染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后,miR-93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主要停滞在G0/G1期,早期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miR-9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降低其表达能明显抑制SW480和LoVo细胞的生长和诱导细胞早期凋亡。
- 郑马亮詹丽英李志晋徐红燕叶晶珠
- 关键词:结肠癌肿瘤抑制
- 386例慢性腹泻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
- 2007年
- 李志晋詹丽英马春曦彭国林
- 关键词:腹泻结肠镜
- 叶酸联合胃复春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叶酸联合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作用。方法选取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萎缩性胃炎患者87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常规杀菌,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叶酸联合胃复春)及对照组(安慰剂),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和14.3%。结论叶酸联合胃复春是治疗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药物。
- 陈荣剑李志晋詹丽英彭国林
- 关键词:叶酸胃复春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