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莲
- 作品数:41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复发性头昏晕痛与慢性鼻窦炎26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在神经科门诊常常遇到复发性头昏晕痛的儿童患者,最终多数证实与慢性鼻窦炎有关(约占50%~70%),说明慢性鼻窦炎是儿童复发性头昏晕痛的主要病因。现将我们临床治疗的26例报道如下。
- 刘诗翔王莲王文富汪洪
- 关键词:儿童慢性鼻窦炎
- 癫痫的诊治与人文思想被引量:2
- 2009年
-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它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在癫痫的诊断中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在癫痫的治疗中须按照最优化的医疗原则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在治疗中要注意结合人文思想来提高癫痫的治疗效果。
- 刘永红王莲李小宁黄远桂
- 关键词:癫痫医学伦理
- Fluoro-Jade C染色揭示匹罗卡品颞叶癫痫模型中海马结构的神经元变性
- 研究背景和目的为了更深入了解细胞死亡的机制,人们发展了越来越多检测方法。Fluoro-Jade C(FJC)是新近发展的一类阴离子荧光配体组化染料,特异性标记中枢神经系统中正在变性的神经元。在本研究中,我们
- 王莲刘永红
- 关键词:匹罗卡品海马结构神经元变性颞叶癫痫
- 文献传递
- 热休克蛋白47在心房颤动患者心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47(HSP47)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60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分为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各组20例,于手术中获取右心耳心房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HSP47的mRNA表达;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房内径,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中HSP47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且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增加更明显(P<0.05)。房颤患者HSP47mRNA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r=0.780,P<0.01)。结论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HSP47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并与房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魏玲苏瑶石云王莲罗国军李雪梅张利付莉魏伟张丽萍付瑞敏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热休克蛋白心房颤动心房重构
- 应用Fluoro-Jade C评价小鼠匹罗卡品模型中纹状体神经变性
- 2011年
- 目的:应用Fluoro-Jade C(FJC)染色方法在小鼠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探测纹状体结构中神经元的变性情况,以了解纹状体结构在慢性颞叶癫痫发生中的病理神经基础。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0只(对照组5只,模型组5只)。在癫痫持续状态后3 d处死模型组小鼠。在纹状体水平切制冠状切片,行FJC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JC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在纹状体(尾状壳核)中的整体分布情况。结果:在模型组,FJC染色的脑切片上清楚显示FJC阳性变性细胞呈亮黄绿色,呈神经元形态,胞体和突起均清晰显示。在纹状体(尾状壳核)内背侧1/3和尾侧部分出现许多FJC阳性细胞。结论:本研究运用FJC染色技术在小鼠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显示纹状体中发生了神经元变性,提示纹状体可能在慢性颞叶癫痫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王莲魏玲付莉
- 关键词:FLUORO-JADE癫痫匹罗卡品神经变性
- 心房肌KLOTHO基因的表达与房颤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Klotho mRNA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心肌纤维化指标PⅠCP、PⅢNP的关系。并行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来观察心肌纤维化的程度。以探讨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的分子...
- 马玲熊云兰史战国高红魏玲王莲石云魏伟杨晓华朱姿英陈韦强卢国良
- 关键词:心房肌KLOTHO心肌纤维化
- 细胞死亡方式的新理念被引量:3
- 2011年
- 起初人们认为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潜在的细胞调节是不同的,然而,近来的研究显示细胞死亡的潜在机制较复杂,在一定情况下,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转化。对几种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回顾,有助于评价关键的细胞死亡途径,发现新的治疗干预措施。
- 王莲刘永红魏玲
- 关键词:凋亡坏死自噬性细胞死亡胀亡
- 热休克蛋白47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临床应用
- 魏玲苏瑶陈瑛马玲王莲杨晓华卢国良张丽萍付瑞敏朱姿英
-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呈现显著的年龄相关趋势。中国65岁以上心颤发病率为3%~5%,8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7.5~9...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律失常治疗热休克蛋白
- 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患者瞬目反射检测结果分析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患者瞬目反射 (BR)检测结果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8例临床确诊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BR检测 ,刺激病侧及对侧眶上神经 ,在眼轮匝肌进行记录。结果 :急性期 11例患者BR潜伏期及波幅无明显异常 ,6例患者R1、R2及R2′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另 1例患者R1及R2、R2′波形消失。上述 7例患者中有部分在恢复期遗留有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及神经痛。结论 :部分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可出现BR异常 ,对预后有一定判断作用。
- 王莲李云玫
- 关键词: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瞬目反射
- 应用Fluoro-Jade C染色评价小鼠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隔区神经变性情况
- 2011年
- 目的应用Fluoro-Jade C(FJC)染色方法在小鼠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探测隔区结构中神经元的变性情况,以了解隔区结构在慢性颞叶癫痫发生中的病理变化和癫痫反复发作的神经基础。方法雄性昆明小鼠10只(对照组5只,匹罗卡品处理组5只)。在癫痫持续状态后12 h处死处理组小鼠。在隔区水平切制冠状切片,行FJC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JC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在隔区中的整体分布情况。结果在处理组,FJC染色的脑切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呈亮黄绿色荧光的FJC阳性细胞,呈神经元形态,胞体和突起均清晰显示。外隔区出现大量FJC阳性细胞,而内侧隔区和对照组未见。结论在小鼠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运用FJC染色技术显示外侧隔区中发生了大量神经元变性,此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颞叶癫痫中中枢神经系统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和自发反复发作的癫痫机制。
- 王莲魏玲张丽萍
- 关键词:癫痫荧光染料匹罗卡品神经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