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利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堆叠
  • 2篇融合网络
  • 2篇卷积
  • 2篇可变形
  • 2篇垃圾
  • 1篇带式输送机
  • 1篇电机
  • 1篇余热
  • 1篇余热回收
  • 1篇直接转矩
  • 1篇直接转矩控制
  • 1篇制冷
  • 1篇输煤
  • 1篇输煤皮带
  • 1篇输送机
  • 1篇能效
  • 1篇期望最大化
  • 1篇热力
  • 1篇热力计算
  • 1篇转矩

机构

  • 8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贵州盘江精煤...
  • 1篇电信科学技术...

作者

  • 8篇李利
  • 4篇潘红光
  • 2篇寇发荣
  • 1篇宋景哲
  • 1篇梁媛媛
  • 1篇王勉华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工矿自动化
  • 1篇电机与控制应...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S3DD-YOLOv8n的矿工行为检测算法被引量:1
2024年
为防范潜在隐患、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对矿井作业人员行为进行检测已成为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鉴于目前常用的智能检测方法精度普遍较低,提出基于S3DD-YOLOv8n的矿工行为检测算法:为提取视频数据的时间信息并保持连续性,在YOLOv8n的骨干网络中引入3D空洞卷积,改进数据增强算法;引入压缩-激励SE(Squeeze&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提高网络对重点信息的关注程度;引入可变形卷积提高模型对矿工行为的拟合度。经DsLMF+数据集实验验证,该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mAP50达到了97.0%,相比YOLOv8n提升了4.0%,同时精确率P和回归率R分别提升了12.9%、7.0%,达到92.5%、90.4%,该算法可高效、精准地检测矿工行为。
李海川贺星亮贾仟国李利
直接转矩控制在开关磁阻电机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阐述了开关磁阻电机(SRM)直接转矩控制(DTC)策略的原理,指出直接转矩控制的核心在于电压矢量的选择及开关表的建立,给出了DTC在SRM中应用的具体实现方法。对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SRM电机转矩控制进行了仿真及试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策略能够较好的抑制转矩脉动,系统动静态特性良好,实现方法简单。
王勉华梁媛媛宋景哲李利
关键词: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直接转矩控制
余热回收型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能效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在21世纪的能源利用领域,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和资源紧张,人们不断寻找着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面对这样的挑战,能源的回收和高效利用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提出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该系统专门用于回收低温能源和工业废热等余热回收。首先,通过使用溴化锂水溶液的状态方程以及水和蒸汽的状态方程,建立了数学模型,以获取系统热力计算所需的状态参数;其次,将最大化性能面积比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明确了不同工作条件下各个热力学参数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计算了系统中各环节热力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对制冷系统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考察了那些可能对系统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吸收剂浓度、循环泵速和热交换器效率等。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将热力系数提高了11.32%,同时总换热面积下降了1.82%。该系统成功地回收了废热并实现了制冷效果,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新军蔡艳平李利高磊
关键词:溴化锂热力计算余热回收制冷
基于双层DCT-Mask特征融合算法的堆叠垃圾实例分割
2024年
复杂堆叠场景下的垃圾实例分割受到严重遮挡和高密集性特点的影响,具有更大的检测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DCT-Mask和双层特征融合网络思想的实例分割方法,用于高度堆叠场景下的垃圾实例分割。在网络结构层面,首先在数据预处理环节对特征数据进行解耦,并通过双分支特征融合降低堆叠对遮挡物体特征的影响,从而解决复杂堆叠遮挡下的实例分割问题。针对该场景下的密集混淆问题,在候选框分类回归部分融入了级联分类器,并优化了分割网络分支的损失函数。实验采用堆叠垃圾分类实例分割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AP_(50)、平均准确率mAP等指标有较大提升,且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和一定的可解释性。
李利梁晶陈旭东潘红光
关键词:垃圾分类
基于TLF-YOLOv8的堆叠垃圾实例分割算法
2025年
相较于一般场景下的图像实例分割,复杂堆叠场景下的实例分割受到严重遮挡、同类别待测物体堆叠等复杂情况的影响,使得其实例分割具有更大的难度。针对具有复杂堆叠场景下的垃圾实例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YOLOv8与双层特征网络策略的实例分割算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部分进行特征数据分层,并通过双层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s network,GCN)实现双分支特征融合,减弱堆叠情况对被遮挡物体特征的影响,从而解决复杂堆叠遮挡下的实例分割问题。同时,为了解决同类待测物体易混淆的问题,融入了软阈值化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和新的交并比算法。最后,根据应用场景和数据集的复杂性,优化了主干网络部分的特征提取模块,并在主干网络部分引入了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检测性能。实验使用遮挡垃圾分类实例分割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准确率、交并比阈值为0.5时的平均准确率(AP_(50))、交并比为0.5~0.95时的平均准确率(AP_(50~95))等指标较之前的其他方法更优。相较于原YOLOv8算法,检测AP_(50)提高了7.9%,分割AP_(50)提高了5.4%,具有更好的检测和分割效果。
李利梁晶陈旭东潘红光潘红光
融合词汇信息的煤矿安全事故实体提取
2025年
命名实体识别是构建煤矿安全事故领域知识图谱的基本任务,但中文缺乏明显的词汇边界特征,导致现有实体提取模型对词汇信息利用不充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词汇信息的煤矿安全事故实体提取模型——融合词汇信息的RoBERTa-BiLSTM-CRF模型。首先,构建煤矿安全领域专业词典,采用RoBERTa获取字符特征向量,采用AC自动机算法进行字词匹配,得到字符对应的潜在词汇,采用Glove获取词汇特征向量。然后,通过自注意机制分配权重,将基于RoBERTa得到的字符特征向量和基于GloVe得到的词汇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得到包含词汇信息的融合向量。最后,将融合向量作为BiLSTM-CRF的输入,得到最优预测序列结果,实现煤矿安全事故实体提取。实验结果表明:(1)融合词汇信息的RoBERTa-BiLSTM-CRF模型对煤矿安全领域12种实体提取的F_1达91.63%,较RoBERTa-BiLSTM-CRF模型提高了1.63%。(2)融合词汇信息的RoBERTa-BiLSTM-CRF模型在整体实体提取任务及各类实体类型的提取任务中,综合性能优于其他模型,说明模型架构设计对不同实体类型具有广泛适用性。
吕惠林董佳瑶袁林李利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本体模型命名实体识别
带式输送机煤量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3
2023年
带式输送机在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作为主要运输设备耗能巨大,运用高效准确的带式输送机煤量检测方法提高运输效率成为实现节能降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对井下带式输送机煤量检测方法进行了梳理,将常见煤量检测技术分为传统接触式检测方法与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并对非接触式识别中的3种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传统接触式检测方法的缺陷不足、非接触式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以及煤量检测过程中为减少井下环境影响所采取的图像处理方法。最后对带式输送机煤量检测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分析。
刘飞张乐群潘红光李利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
基于多注意融合网络的输煤皮带异物识别方法
2024年
为改善现有输煤皮带异物识别算法网络参数量大、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及时避免大块煤和矸石、锚杆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注意融合网络的输煤皮带异物识别方法,使用低照度图像处理算法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采用融合局部注意力残差块作为基本特征提取单元,在残差块中融入带有额外偏移量的可变形卷积以增加对不规则特征的描述,用注意力机制对全局特征图做期望最大化处理。结果表明:在Cifar 10数据集和矿用皮带传输异物识别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7%和84.8%;与ShufflenetV2、MobileNetV2、ResNet 50、ResNet 110、Darknet 53算法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7%、3.9%、0.4%、0.5%、1.7%;与识别准确率相近的ResNet 50、ResNet 110算法相比,网络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大大减小。识别方法能够快速识别输煤皮带异物,且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对保障煤矿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参考意义。
李利梁晶陈旭东寇发荣潘红光
关键词:输煤皮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