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义
- 作品数:64 被引量:54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原位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低氧血症防治的探索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肝移植病人围术期影响呼吸功能的因素,以及对低氧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0-06/2002—02我院5例原位肝移植(OLT)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病人围术期发生的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OLT围术期的低氧血症的氧治疗措施。结果 围移植期存活4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肾衰等。结论 减少外科手术并发症是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以及长期存活的关键.呼吸“泵”衰竭是术后低氧血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氧疗和机械通气是治疗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
- 王在义百合提艾尔肯于朝霞温浩张跃新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手术方法
- 华法林在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3年
- 华法林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在抗凝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疾病以及饮食等因素均对华法林抗凝效果有影响。因此,熟悉并掌握各种因素对华法林的影响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丽萍王在义
- 关键词:华法林肺血栓栓塞症影响因素
- 肺结核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0
- 2016年
-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全球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口大约300万,而我国肺结核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
- 陈大川王在义
- 关键词:肺结核诊断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发病率
- 不伴红细胞增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栓塞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栓塞(PE)发生率显著高于常人,但目前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住院治疗的血红蛋白(Hb)≤140 g/L的COPD患者。依据肺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CTP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并发PE组和单纯COPD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史。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倾向性评分值,采用1∶1最邻近原则匹配,卡钳值为0.05,筛选出基线相同的两组病例。记录患者的D-二聚体、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病例339例,其中单纯COPD组289例,并发PE组50例。采用PSM方法筛选两组患者,最终得到单纯COPD组、并发PE组各50例进行后续研究。并发PE组患者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计数(N)、RDW、NLR高于单纯COPD组,淋巴细胞计数(L)低于单纯COPD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是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OR=1.561,95%CI(1.096,2.225),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RDW与NLR呈正相关(rs=0.225,P<0.05)。结论RDW升高是Hb≤140 g/L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危险因素,且RDW与NLR呈正相关。
- 孙峰燕存子夏宇王在义
- 关键词:肺栓塞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类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172例,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肺结核组96例(其中确诊组18例,临床诊断组78例),肺炎组7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ELISPOT、胸部CT检查,部分患者行TB-DNA、TB-Ab、痰涂片检查,分析和比较ELISPOT的诊断价值。结果 96例肺结核患者中92例ELISPOT阳性,76例肺炎患者中67例ELISPOT阴性,其灵敏度95.83%,特异度88.16%,阳性似然比7.44,阴性似然比0.05,阳性预测值91.09%,阴性预测值94.37%,约登指数0.84,Kappa值0.85。肺结核组与肺炎组患者的ELISPO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POT检查结果显示,确诊组阳性率为94.44%,临床诊断组阳性率为96.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POT灵敏度均高于TB-DNA、TB-Ab、痰涂片、胸部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POT特异度与TB-DNA、TB-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胸部CT,低于痰涂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POT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以成为临床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有效工具,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活动性肺结核有重要参考价值。
- 陈大川王在义
- 关键词:肺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4年
- 背景最近研究表明静脉血栓栓塞症时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状态。目的探讨血小板指标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及评估病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12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压、心率、血常规、血脂水平,比较不同栓塞程度急性肺栓塞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析血小板指标与其他观察指标的相关性,动态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栓塞的因素。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PLT、PDW、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急性肺栓塞患者PLT、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危组、中危组PLT高于高危组,MPV低于高危组(P<0.05)。3组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PDW与MPV呈正相关(r=0.335,P=0.000),PDW与PLT无直线相关关系(r=-0.034,P=0.700),PLT与MPV无直线相关关系(r=-0.125,P=0.161)。研究组中,MPV与PDW呈正相关(r=0.212,P=0.016),PDW与PLT呈负相关(r=-0.292,P=0.001),PLT与MPV呈负相关(r=-0.271,P=0.002)。8例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PLT、MPV、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894、0.934和0.132,P值分别为0.386、0.416和0.8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及MPV及PDW与肺栓塞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PLT及MPV对判断肺栓塞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不能单纯在短期时间(治疗后6个月内)内评估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程度。
- 陈嵩张莹戴月梅西艾木西卡买尔.艾合买提王在义林勇刘晖
- 关键词:肺栓塞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 COPD患者机械通气两种撤机方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价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的优劣。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两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组和压力支持通气(PSV)组。观察两组撤机前后血气变化、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和再插管率,对比两种撤机方法的优劣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参加试验的32例患者均完成试验,无失访和提前退出者。SIMV组和PSV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重新插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撤机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拔管率均高,均可较好地应用于临床。
- 李超燕存子王在义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撤机
- 感染对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临界值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背景随着临床医生对肺栓塞诊断意识的增强,许多疑似患者进行放射性检查。最新肺栓塞诊疗指南提出中低度可能的疑似患者,D-二聚体水平低于临界值可基本排除肺栓塞。感染可引起D-二聚体水平升高,因此合并感染时,D-二聚体临界值需要修正。目的探讨合并感染时D-二聚体排除肺栓塞的最佳临界值,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的中低度可能的疑似肺栓塞住院患者。患者均评定Wells评分,测定血浆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水平,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及PCT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根据CTPA检查结果明确诊断肺栓塞。绘制D-二聚体水平诊断肺栓塞的ROC曲线,选择Youden's指数最大的切点作为最佳临界值,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共纳入中低度可能的疑似肺栓塞患者245例,剔除根据临床表现及PCT水平不能明确分组者32例,最终21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感染组110例,非感染组103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性别、年龄、Wells评分及肺栓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二聚体、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肺栓塞与非肺栓塞患者Wells评分、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肺栓塞与非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D-二聚体水平诊断肺栓塞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9,非感染组为0.7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P=0.37)。感染组D-二聚体水平诊断肺栓塞的最佳临界值为1 100μg/L,灵敏度为47.7%,特异度为89.4%,阳性预测值为47.7%,阴性预测值为87.9%;非感染组D-二聚体水平诊断肺栓塞的最佳临界值为140μg/L,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47.7%,阳性预测值为8
- 孙峰远青钊王在义
- 关键词:肺栓塞D-二聚体灵敏度特异度
- 全肺灌洗技术对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比较全肺灌洗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灌洗前与灌洗后1w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肺灌洗对患者短期内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1例接受全肺灌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灌洗前和灌洗后1w的临床状态、静态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1例患者全肺灌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灌洗后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总量(TL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较灌洗前明显增高(P<0.05),其余观察指标灌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摄氧量从灌洗前的(2 280.6±251.4)mL/min上升到灌洗后的(2 624.3±316.8)mL/min,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从(79.1±14.5)%上升到(93.0±15.1)%,峰值公斤摄氧量从(28.5±3.8)mL/min上升到(35.7±4.2)mL/min,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从(29.4±2.9)上升至(25.9±3.5),灌洗后峰值摄氧量、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公斤摄氧量均高于灌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肺灌洗从治疗后短期观察,可明显改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同时显著提高运动状态时的摄氧能力和通气效率,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 黄超刘强王在义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着症全肺灌洗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
-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评价及并发症处理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评价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我科78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及处理并发症。结果经系统治疗和良好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营养状况、白蛋白、总淋巴细胞均高于治疗前。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ICU危重症患者非常必要,为取得良好效果应对其进行良好管理。
- 西艾木西卡买尔.艾合买提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
- 关键词:肠内营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