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萍

作品数:27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病毒
  • 5篇血浆
  • 5篇细胞
  • 4篇灭活
  • 4篇病毒灭活
  • 3篇蛋白
  • 3篇血浆病毒
  • 3篇原核表达
  • 3篇抗原
  • 3篇克隆
  • 2篇袋装
  • 2篇血浆病毒灭活
  • 2篇血液
  • 2篇亚甲基
  • 2篇亚甲基蓝
  • 2篇医药领域
  • 2篇荧光
  • 2篇原核
  • 2篇原核表达及纯...
  • 2篇生物素

机构

  • 2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7篇孙萍
  • 16篇王全立
  • 10篇周锡鹏
  • 9篇许金波
  • 8篇杨军
  • 7篇甘慧
  • 7篇詹林盛
  • 7篇周勇
  • 6篇牛华
  • 5篇李保昌
  • 4篇王怡
  • 4篇孙红琰
  • 3篇闫舫
  • 3篇彭剑淳
  • 3篇杨淑华
  • 3篇孙志东
  • 3篇王嘉军
  • 2篇卜凤荣
  • 2篇付秋霞
  • 2篇卓海龙

传媒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输血19...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第6次全国微...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素化HCV多表位融合抗原的表达及其在双抗原夹心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为了建立HCV-Ab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克隆表达了带有生物素标签的HCV多种抗原优势表位融合蛋白。选取HCV各抗原如Core、NS3、NS4、NS5、E的优势抗原表位片段编码序列,克隆重组为融合基因,插入Pi...
詹林盛李保昌孙萍杨淑华王全立
关键词:双抗原夹心HCV生物素化多表位
一种促吞噬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吞噬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促吞噬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其在制备血液病原清除药物中的应用。该促吞噬因子是具有下述氨基酸残基序列之一的蛋白质:1)序列表中的SEQ ID №:1;2)将序列表中...
甘慧王全立孙红琰杨军孙萍周勇刘敏霞王嘉军
人类补体C3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04年
人类补体C3成分是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以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途径三者的交汇点 ,是宿主防御机制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特殊分子。补体C3与其裂解片段构成了人类补体系统的基础框架。现就近年来补体C3基因、蛋白。
甘慧杨军孙萍王全立
关键词:补体C3补体激活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补体系统宿主防御MBL
胶体纳米硒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常温下制备胶体纳米硒颗粒的方法。它在常温下以亚硒酸和抗坏血酸为原料进行制备。该方法需要时间短,产量高,采用本发明方法的标记物用于免疫层析检测的灵敏度高,在医疗卫生的快速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晓达李保昌王全立彭剑淳周锡鹏孙萍杨淑华
两种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2种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技术(Che)及活体光学成像技术(Bio),从细胞和动物水平检测在转染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载体pCI-AAA-Fluc-neo后不同时间点,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表达强度。结果:在细胞和动物水平,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表达强度均随时间推移逐步递减。在HepG2细胞,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持续96 h,活性从24 h的2781±220 mV(1.6×106±2.3×105光子)降至96 h的49±3.5 mV(6.4×104±2.5×104光子)。在动物水平得到相似的结果,BALB/c小鼠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持续20 d,其活性从1 d的16592±409 mV(1.9×108±3.6×106光子)降至20 d的798±139 mV(3.37×105±3.8×104光子)。通过一致性检验,2种检测方法在细胞和动物水平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lgChe=1.186.lgBio-3.764(r=0.937,P<0.001)和lgChe=0.451.lgBio+0.64(r=0.915,P<0.001);进一步将理论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种检测方法是一致的;从整个实验过程来看,活体光学成像技术较化学发光法更为简便、直观,可量化地对同一个体连续检测,减少了个体间差异和实验动物用量。
孙志东孙萍付秋霞王怡周勇彭剑淳詹林盛
关键词:化学发光萤火虫荧光素酶
丙型肝炎病毒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
2006年
卓海龙孙萍詹林盛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动物
利用萤光素酶标记的肿瘤细胞建立肝癌原位移植模型及其活体成像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非侵入性地监测活体裸鼠原位肝癌发展过程。方法:将包含有萤火虫萤光素酶基因的pCI-neo-Luc载体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系,筛选获得具有高萤光素酶活性的细胞克隆;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萤光素酶表达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分析细胞的生物发光情况;持续表达萤光素酶的肿瘤细胞培养扩增后被植入裸鼠皮下,2周后以形成的异体瘤作为供体瘤,进行肝脏原位移植手术;对建立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用影像学资料显示肿瘤部位,用IVIS成像系统动态监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影像的结果显示,表达萤光素酶细胞的数量与发光强度呈正相关;活体成像的结果显示,成功地建立了萤光素酶标记的原位肝癌动物模型。结论:生物发光成像可以监测活体内肝癌演进过程,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孙萍王怡孙志东彭剑淳周勇詹林盛
关键词:生物发光成像萤光素酶原位肝癌
血浆病毒灭活装置的研究
许金波周锡鹏王全立马平吕丽萍张艳宇孙萍闫舫胡伟
该课题开发了“血浆病毒灭活装置”。该装置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中的病毒。亚甲蓝(一种临床用药)为一种光敏剂,它能与病毒核酸特异性结合,经600 ~700 nm 波长光激发后产生单态氧等自由基,进而导致核酸骨架中的鸟...
关键词:
关键词:血浆病毒灭活
生物素化HC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可溶性表达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建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HCV Ab)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 ,克隆表达带有生物素标签的HCV多种抗原优势表位融合蛋白 ,选取HCV各抗原如Core,NS3,NS4 ,NS5和E的优势抗原表位片段编码序列 ,克隆重组为融合基因 ,插入PinpointTM Xa 1T载体中诱导表达 ,并用Westernblot进行抗原性及标签生物素活性鉴定 ;表达抗原经PromegaSoftLinkSoftReleaseAvidinResin系统亲和层析纯化后包被酶联板 ,用抗HCV单片段抗体阳性血清对表达融合蛋白各区的抗原性作间接ELISA法鉴定。结果显示 :成功构建了带有生物素标签的HC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表达载体 ,该载体可在JM10 9(DE3)中可溶性表达目的蛋白 ,表达产物携带生物素标签 ,融合的各片段区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所构建融合抗原可可溶性表达 ,可以用作双抗原夹心ELISA的酶标抗原 ,所含生物素标签也可用作酶联检测的生物素—亲和素信号放大系统。
李保昌孙萍杨淑华王全立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融合抗原生物素
酶的体外定向进化策略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酶的体外定向进化是目前酶学工程发展的一个新技术,本文综述了易错PCR、DNA重组等策略的进展,该项技术为医学、工业、农业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崔玉杨军孙萍王全立
关键词:体外定向进化易错PCRDNA改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