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霞
- 作品数:17 被引量:2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细根形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以徐州林场50年生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获取土壤根系样品,探究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不同根序细根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根的直径和根长随着根序上升而显著增大,而比根长则随着根序的上升而显著减小。低林分密度(1 679株/hm2)与中林分密度(2 250株/hm2)相比显著减小了表层土壤1、2级细根的平均直径和平均根长,亚表层土壤3级细根的根长,显著增大了亚表层土壤2级细根的平均比根长;高林分密度(3074株/hm2)比中林分密度显著增大了2级根的平均比根长。与高林分密度相比,低林分密度显著减小了表层土壤1、2级细根的平均直径,增大了亚表层土壤5级细根的平均直径。
- 周伟陈信力李瑞霞闵建刚徐梅卢雯关庆伟
- 关键词:林分密度侧柏人工林细根形态
-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被引量:45
- 2012年
- 探讨不同间伐强度林下马尾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南京溧水林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中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11年对间伐1 a和5 a后各间伐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1 a和5 a后,与对照相比,中强度间伐林下植物种类、数量、丰富度Margalef指数、多样性Simpson、Shannon-Weiner指数和均匀度JSW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林下植物的生态优势度指数显著降低(P<0.05);弱度间伐林下各指数在间伐1a后显著降低(P<0.05),而在间伐5a后显著提高(P<0.05)。中强度间伐后林分各指数增幅最大,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对间伐措施更为敏感。间伐5a后,中强度间伐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和多样性指数比间伐1a后有所提高,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15、17和15种,总密度分别增加1.40、3.44和2.14倍。从短期和长期影响效果来看,中、强度间伐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 李瑞霞马洪靖闵建刚郝俊鹏关庆伟
-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间伐强度植物多样性生态优势度
-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不同根序细根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以南京溧水林场25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间伐对杉木人工林1~5级细根平均直径、长度和比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细根平均直径和根长随根序等级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或P<0.05),而平均比根长则显著下降(p<0.05)。在杉木人工林5级根序中,1级细根平均直径最小、根长最短、比根长最高,5级根则相反。与对照相比,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细根的直径、根长和比根长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强度间伐减小了亚表层土壤(10~20 cm)内1~5级细根的平均直径,中度间伐减小了1~3级细根的平均直径(p<0.05);表层土壤(0~10 cm)内的4级细根平均长度在中度间伐显著缩短,而亚表层土壤内的4级细根平均根长在强度间伐下显著伸长,但在中度和弱度间伐下显著缩短(p<0.05);表层土壤内的2级细根平均比根长在强度间伐下显著减小,而亚表层土壤内的2级细根平均比根长在中度间伐下却显著增加(p<0.05)。
- 王祖华李瑞霞郝俊鹏关庆伟
- 关键词:细根形态杉木人工林间伐
- 间伐强度和次数对侧柏人工林细根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对不同间伐强度和间伐次数的侧柏人工林不同根序细根形态特征和细根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措施对侧柏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不同根序细根直径、根长以及比根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间伐强度和间伐次数都显著改变了细根生物量;并且与对照样地相比,不同间伐强度显著改变了表层土壤5级根的直径,4、5级根的根长,3、4级根的比根长以及亚表层土壤2、4级根的比根长;而间伐次数则使亚表层土壤5级根直径、表层土壤1、2级根根长和表层土壤2、3级根的比根长产生了显著差异。
- 陈信力刁娇娇闵建刚关庆伟李瑞霞王东
- 关键词:侧柏人工林细根形态生物量间伐强度
-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75
- 2010年
- 对间伐了4年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相似系数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生物量(P<0.05),而对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强度和中度间伐显著增加了灌木生物量,而草本生物量在弱度和中度间伐下显著增加(P<0.05);3种间伐强度均显著提高草本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而灌木的3种指数仅在强和中度间伐下得到显著提高(P<0.05)。
- 王祖华李瑞霞王晓杰关庆伟
- 关键词:生物量林下植被间伐强度杉木
-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以及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徐州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未间伐(55年生)、1次间伐(1998年,强度11%)和2次间伐(2005年,强度43%)对其碳储量、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侧柏人工林碳储量的变化规律为,2次间伐(76.36 t.hm-2)>1次间伐(73.30 t.hm-2)>未间伐(68.54 t.hm-2),其中乔木层碳储量1次间伐>2次间伐>未间伐,土壤层碳储量和枯落物层碳储量2次间伐>未间伐>1次间伐,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与系统碳储量的变化一致。②与未间伐相比,1次间伐显著增加表层土壤中2级根的根长、显著减小亚表层1级根的根长、显著增加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2级根的比根长;2次间伐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4、5级根的直径变粗、根长变长,表层土壤中2级根的比根长变短,亚表层土壤中2级根的比根长显著变长。③与未间伐相比,2次间伐显著增加了1级根和亚表层5级根生物量,而两种间伐显著减少了表层细根生物量,亚表层4级根生物量和细根总生物量。④生态系统各层次碳储量与1级根的直径、根长和生物量显著相关,土壤层碳储量与4级根的比根长显著正相关,而草本层碳储量与5级根的比根长显著负相关。
- 李瑞霞彭婷婷刘娜王东闵建刚关庆伟
- 关键词:侧柏人工林碳储量间伐细根生物量
- 不同演替阶段栎树混交林群落稳定性被引量:24
- 2013年
- 稳定性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一个综合指标,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验证火山岩山地森林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本文以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侧柏栎树混交林、栎树混交林和栎树黄连木混交林3种典型森林群落为对象,选取演替现状、物种多样性、Gordon稳定性值、群落结构4项指标10个因子作为构建评价模型的参数,通过函数隶属值方法评价了江苏盱眙火山岩山地典型森林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的进行,稳定性不断增强,与传统的演替理论一致,即演替是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2)3种群落总体的丰富度指数和Whittaker生境多样性指数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却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即栎树混交林>黄连木栎树混交林>侧柏栎树混交林;3)多样性最高的是栎树混交林,而稳定性最高的是侧柏栎树混交林,多样性并不能完全代表稳定性;4)由于侧柏栎树混交林密度过大,需要进行适当抚育,促进其正向演替。
- 马洪婧李瑞霞袁发银史珑燕关庆伟
- 关键词:混交林演替群落多样性群落稳定性
- 间伐对马尾松细根生物量、形态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 细根作为地下生态过程的核心,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和氮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细根形态结构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很敏感,同时细根形态结构反映其生理功能。然而,目前关于间伐对不同根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清...
- 李瑞霞
-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间伐强度细根
-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探讨间伐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以南京溧水林场25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林为对象,对6a前实施了弱度(25%)、中度(45%)、强度(65%)间伐的各处理样地土壤脲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影响,中度间伐在5月和7月显著提升0强度间伐>弱度间伐,在5、7月份前者与后两者差异性显著(P<0.05);12月份的土壤脲酶活性则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前者与后两者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4种处理样地土壤脲酶活性平均值在5月达到最高,12月最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相关性不显著。
- 郝俊鹏李瑞霞王东闵建刚彭婷婷刘娜关庆伟
-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间伐土壤脲酶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
- 马尾松人工林间伐5年和10年后植被层碳分布格局变化研究
- 葛之葳马啸驰郝雨杉关庆伟李瑞霞郝俊鹏王东凌宁
-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间伐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土壤呼吸